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710)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不过这只小蝴蝶还是很有作用,因为朝廷要编《全唐文》,自然到处翻检唐朝的文献。几个书生登终南山访求唐人遗迹时,发现一处破败的唐朝的古庙,于是本来应该在天启三年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提前一百多年重见天日。

事情很快被报到北京,汪舜华想了想,要求加以保护——毕竟是唐朝遗物,而且文章是一个叫景净的传教士所写,但是写字的却是大名鼎鼎的吕洞宾,不管是文学还是书法,都堪称一流。

听到汪太后说起这个碑文,赞玛提欧自然兴高采烈。当下让人取了拓本来看,果然里面讲了人类的堕落、弥赛亚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迹等等,可以确定就是自己的前辈了。

赞玛提欧喜不自胜,自然答应在翻译《圣经》等经典文献的同时,加大力度翻译《几何原本》,早日敬献太后皇帝。

赞玛提欧等一波儿传教士高高兴兴的退下了,商辂等人确实在不明白:“太后对本土的佛道尚且不感兴趣,为什么要对这帮洋和尚这样客气?”

汪舜华叹了口气:“我之所以要求博采各国书籍,并不只是彰显天朝气度,更不是为了装潢门面,而是真正想增进对世界各国的了解,一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二则给出国去找饭吃的人一个借鉴,让他们知道入乡随俗,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三来朝廷也是要和外国人打交道的,多了解一点对手,不是坏事。”

商辂道:“只是这些歪理邪说一旦传播出去,只怕蛊惑人心。”

他听杨守陈吐槽过:“有不可言于人者也。”

汪舜华道:“正因为如此,朝廷更要了解,否则任由其传播到民间,才真是不可收拾。你没听出来吗?天主在欧洲的影响力不弱于在天朝的影响力。他们那里是神权高于皇权,咱们这里儒家虽然是正道,但三教合一也是主流。不读四书五经尤其《论语》,就说了解中国,那是痴人说梦;想了解欧洲却不读《圣经》,那也不过是痴心妄想。”

群臣这才不说话了。

汪舜华皱紧了眉头,她并不信仰儒教,却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欧洲正在进行的文艺复兴和随后的工业革命将会带来何其巨大的影响;但开放国门,也就意味着好的坏的都能进来。

现在还没有经历过宗教革命,宗教的包容性并不强。

中国是世俗国家,过去,现在,将来都是。

有景教的先例,如果传教士们肯积极融入,她不介意网开一面;否则,还需要另外想办法。

当即吩咐翰林院学士杨守陈:“要好生向他们打听那里的历史人文以及风俗民情,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用上——当然,也要好好约束他们,不许私自传教,否则按律处置。”

杨守陈硬着头皮答应了。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就在北京安顿下来,杨学士不时找他们聊天;随着时间的推移,相继又有人加入这个队伍。

他们来的时机实在很好,第二年明朝击败了朝鲜,将其作为行省;朝廷要学习谚文编制汉语拼音。汪舜华想到了他们,就召见他们询问拉丁语的情况。

就这样,他们认识了翰林院的几位才子,一起探讨拉丁文。

但也仅只如此,汪舜华本来就是借个壳儿,很快就把人招过去说怎么办了。

他们还没回过神来,字母表已经定下来。

几位翰林回去编书,他们也只好回馆接着翻译。

只是杨守陈真的很头疼,主要是对他们的神仙故事实在不感兴趣;继任的黎淳同样头疼。

好在有人主动接手了这个烫手山芋。

荣亲王。

出了杭贵妃的孝,荣亲王老实待在家读书,努力和王妃生孩子;这时候京城的气氛已经很微妙了,他是先帝的亲儿子,却不是太后的亲儿子。

虽然太后对他还不错,但这个时候,还是低调一些。

但是皇帝并不这么想,经常召他去陪驾。

荣亲王听得出皇帝的不满,但是也不敢说太后的不是,于是主动请旨:“臣愿意为太后分忧,办点差事。”

现在襄王管着宗人府,别的亲王偶尔也办差,尤其到各地宣旨啥的,朝臣们最初反对,现在也习惯了,主要是朝廷真的缺人;吃了那么多俸禄,不干点活,大家不痛快。

汪舜华能理解他的想法,不过他毕竟是先帝留下的不多的儿子之一,必须留在京城,以防万一。

既然人家不想卷进来,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断没有让他为难的道理;正好现在朝廷事情多,到处都忙,翰林院也不例外。

于是建极十七年春,汪舜华就让他去主持四译馆的日常工作。

涉及外夷的,不是什么重要部门,交往的虽然是读书人,但在士林影响不大,不存在制造声势的嫌疑;群臣没有过多反对,甚至杨守陈、黎淳等都极为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