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717)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襄亲王等皱着眉头:什么鬼,没听说过!

赞玛提欧可管不了这些,他迫不及待的问:“您读过《圣经》?”

商辂等人脸色铁青:圣是什么?要么是皇帝,要么是圣贤,这是什么书?——他们的经典,也好意思叫《圣经》?

正要开口呵斥,汪舜华已经开口:“没读过,不过听说过这个故事。”

那样也好,也算见识到主的神迹的人啊!

没想到汪舜华微笑:“你们失败的原因,其实在这个故事里就可以找到出处。”

赞玛提欧愣了——这是什么意思?见识到主的光荣伟大,难道不应该立刻皈依吗?

在场有专业的神职人员。他们满怀深情的歌颂着主的伟大,章纶实在听不下去:“因为有人犯了罪,就要放水把全天下都淹了?这是神干的事?”

邹干也听不下去了:“哪怕是桀纣也不会干这样的事!——人犯了错,衙门惩治不就行了,居然一块淹死;我就不相信,除了这一家,天下就没有好人了!知道洪水要来了,只顾自己一家逃命,全不管别人的死活,居然也是好人?”

群臣也议论纷纷——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故事!君不君、臣不臣的!

赞玛提欧真的觉得跟明朝士大夫的思维不在一个频率上。

汪舜华在心里给明朝的读书人点赞,看来平时虽然烧香拜佛,但关键时刻不含糊!玛德当年如果那些人翻译的时候不把那些好的词语都塞给他们,是不是某宗教后来就没那么高大上了?——我就不相信有多少白领小资要到金拱门去自拍——这年头,信教都信出优越感了!

不过她记得自己的目的,没有加入申讨大军,而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其实有关大洪水,中国也有一个相同背景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赞玛提欧摇头。

大禹治水却是土著们再熟悉不过的故事。

汪舜华让皇帝大致介绍了一下这个故事。

赞玛提欧奇怪为什么把这两个故事拿出来一起说,君臣同样不明白。

汪舜华道:“这两个故事反映出的是东西方两种文明的不同。一是地理上,欧洲是大平原,一旦洪水淹没,就好像无边无际,整个世界都被毁灭;中国大陆地形,有平原也有高山,即便洪水能淹一时,也不会认为天地只剩汪洋;二是经济上,西方是商业和海洋文明,习惯迁移,动辄逃亡;中国是农耕文明,安土重迁,即便家乡贫穷落后,也要用自己的双手浇灌出世间最丰硕的果实;三是文化上,西方宗教根深蒂固,认为洪水是上帝惩罚人类,反抗无用,只能逃避;而中国不一样,我们相信人定胜天,天意也不过是人心,如果上天要迫害人类,人也会勇敢反抗,比如后羿射日;四是体制上,西方是宗教国家,神权高于皇权,遇到困难,不会由政府组织起来,想办法纾解;中国是世俗国家,讲求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朝廷拥有强大的公信力和组织力,所以大禹的父亲失败被杀,有能力的儿子接着干。”

赞玛提欧愣了,群臣也没想到,两个传说中的小故事,居然能够衍生出这么多的道理。

汪舜华并没有住口,今天要不让这人死心,至少要树立自己维护天朝上国、维护孔孟的形象,自己说不定还要一直被骂下去——

“刚才你说不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那么其他中国上古神话大概也没有去了解过。我很遗憾,在中国十年,你没有尝试真正去了解这个国家和这里的人民;因为时间匆忙,你带来的这些书,我没办法深入了解,但是这些神话故事,我让荣王详细的介绍了。”

“中国人讲究敬天法祖。我一直以为,上古神话是先民对世界最朴素和最原始的认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源头,蕴涵民族精神的内核,塑造着民族的基本性格。”

“中国的神话,最本质的是崇德自强。有战天斗地的抗争,战而不胜,怒触不周山,使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这个人叫共工;挑战天帝的神威,被砍下了头,可并没有死,而是重新站起来挥舞斧子继续斗争,这个人是刑天;一个小姑娘被海淹死,于是化作一只鸟,每天衔着树枝想要把海填平,这是精卫,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有自强不息的奋斗,天塌了,就采石补天;地裂了,就开弓射日;洪水滔天,就疏河决江;大山挡路,就移开大山;有厚生爱民的包容,吃生肉多生疾病,就钻燧生火;不了解药性,就尝遍百草;有生生不息的创造,渴望安定的生活,于是种植五谷、修筑房屋、制作衣服、发明文字;有安不忘危的忧患,鲧治水失败被杀,神农中毒而逝,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须做出牺牲——这些故事和寓意,几千年来口耳相传,已经融入这个民族的血液,于是就有了修齐治平的情怀,有了自强不息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