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728)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汪舜华力排众议:“以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年份为元年,用以彰显帝王一统六合的决心和至高无上的威严。”

还要骂秦始皇?

“秦始皇是暴君,可他当年刚刚完成统一,人心不安,形势与今天何其相似乃尔!采用秦历纪年,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始皇帝的功绩,也是为了以史为鉴:要追求功业,更要抚恤民生,否则即便有祖龙之功,也难得长久。”

但是现在称为秦历纪年显然是不合适的,汪舜华想过公元,但是担心把自己搞晕,只能另外换,夏历已经有这个说法;华历犯了汪舜华的名讳,现在没什么,估计过些年有人会以此为借口撺掇皇帝改了;建元、开元、始元、正元都用过了,最后定为“立元”。

群臣还在反对,汪舜华已经拍板:“以秦始皇二十六年,也就是西元前221年为立元元年;之前称为立元前,不设0年。此后,凡事涉及到年份的,都要使用立元纪年。现在及以前的,以原有纪年方式为主,立元纪年为辅;凡规划未来的,需用立元年份。”

“以后赐给汉昌及南方各省的样历,就编制到未来五年,各地可以提前准备,便是改元,也来得及。”

二月一日之前改元,送到地方只换首页;二月初一以后改元,通知到地方的时候肯定没法换,也就没必要换,以前也是这样,八月改元,历书都在印了,没法换,还这样发呗;当然皇帝亲手赐的肯定要换——建极元年就是这样操作的,除了中央发的,地方全是景泰九年的历书。

本来想着置闰法太麻烦,不如后代的公历简便,还不如依照后代的办法,但到底放弃了——正在使用的《大统历》基本沿用郭守敬的《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精度堪称登峰造极;弄两套系统,反而把大家思维搅乱了,何况一月一日怎么算?秦始皇称帝的那天?哪一天?还是以西方耶稣诞生的日子?不合适吧?

新旧纪年对照表由钦天监负责,注明帝王纪年、干支纪年、岁星纪年以及西元纪年、立元纪年的对应关系。

贝琳领旨,很快奏告:“今年是立元1696年。”

不过《万年历》的编订是个大工程,涉及到大量的运算甚至推算,需要慢慢来。

小剧场:

隐帝:祖宗们,出大事了!

太宗:什么大事?汪氏又作妖了?

太祖:前几天那个白圭扯什么地球、引力还有惯性,把我听的云里雾里,我看他也是云里雾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怎么,那个引力常数测出来了?大地真是个球?隐帝:不是,是汪氏新设了个年号,叫立元,从秦始皇统一开始一直算,到如今1696年。

太宗:好好的加个年号做什么?

隐帝:我看她是为篡位做准备。连纪年方式都换了,以后改国号改元肯定也是水到渠成。

景帝:你……胡说!

太祖:ε=(o`ω′)ノ

仁宗:好像是疆域太大,怕地方不能及时收到样历?

太宗:这借口,你信吗?

景帝:呜~~

二凤:其实你媳妇帮你整肃内政,开疆拓土,她要做皇帝就做吧,反正年龄也大了,过把瘾而已,早晚还是要传给你儿子的。(好高兴,终于不是独一家了,忍住,不能笑,O(∩_∩)O~)

于谦:不会,汪太后不会这样做。

野猪:会不会咱们说了不算,要看汪氏怎么做了。(有好戏看了,当年去母留子真是英明,我好棒棒,(#^·^#))

景帝:(~_~)

祖龙:我很生气,但还是高兴,哈哈哈~

第315章 棉花

立元纪年的设立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朝野上下议论汹汹,甚至今年的春夏攻势战果持续扩大也没能让转移话题。

好在很快,江南传来捷报:棉花方格育苗移栽技术试验成功!

棉纺是当下第一大手工业,不仅关乎穿衣,还关乎就业;因此这朵小小的棉花,实实在在的牵扯着国计民生、百姓冷暖。

景泰八年底,汪舜华第一次以执政太后的身份召集群臣,了解当前形势,才知道棉花每亩产量不过20来斤。

那一刻,汪舜华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她上辈子出身农村,在机关工作但参加结对帮扶,各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还是大致有数的。棉花产量确实不高,但好歹每亩也有二三百斤,而目前,差不多只有十分之一。

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只跟品种有关?短期内能不能提高?

户部尚书张凤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风流才子,了解农村生产实际,但要让他说出棉花为什么产量低,他也说不明白,毕竟这些年棉花就是这个产量。

汪舜华决定弄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