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729)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她亲自去了皇庄,了解棉花种植的情况。令她颇感意外的是,棉花居然是和小麦一起套种的!

负责人陈义是管理皇庄的老人,前些年在江淮等地都办过差,很熟悉情况,他禀告:“当年太祖皇帝要求农民种棉,只是百姓最看重的还是粮食,因此往往把棉花和小麦套作。这也有个好处,就是田地里全部种棉往往容易生虫,但是和小卖套种,就不容易滋生。”

居然会有这样的事?汪舜华心里琢磨,单一作物大面积种植虽然便于管理,但是给了病虫稳定有规律的环境,容易大面积暴发病虫害,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爱尔兰因为土豆晚疫病引发了大规模的饥荒;所以往往都是几种作物间种,高低错落,形成植物群落,更好地利用土地。

想来棉花和小麦套种,小麦也为虫害起了屏蔽左右。

既然只是间种,产量低一点似乎可以接受;正准备回宫,汪舜华怎么也觉得不对:后代的棉花也是间种的,怎么产量就高出不少?

于是问陈义:“棉花产量这么低,是什么原因?”

陈义苦着脸:“棉花喜温喜光。在江南一带,每年二月中下旬将棉籽直接播种在麦行里。如果遇到大风下雨,麦子倒伏,压在棉苗身上,就容易滋生各种病虫。开花结铃退,棉铃小而少,棉絮质量差,产量低。即便是只种棉花,若是遇上了秋雨,棉桃大量腐烂,收成更低。”

汪舜华眼前一亮:“恐怕不仅仅是这样,棉花是直播的,播种的时候,冬小麦往往已经出土长高。所以棉花难免被麦子欺侮,光照少,水肥也跟不上,自然长势不好;等到小麦收割,又赶上夏季多雨,难以抵御,这才是根本。”

想起以前在农村的时候,包括水稻在内,很多秧苗都是先进行育苗,然后进行移植,这样不仅对土地利用更加高效;而且幼苗相对集中,发芽期及幼苗期便于管理;此外幼苗稍微长大,有了一定的生命力,可以和套种的作物争夺阳光雨露,不止于沦为小可怜。

这种育苗移栽技术是有的。从元代开始,栽培瓜类、茄子、芋、莴苣、芥菜这些蔬菜,都采用育苗移栽。

前些年汪舜华在王府种瓜,瓜苗就是内官从农民那里买的,因此没有多想。她也不知道棉花可不可以育苗移植,什么时候育苗、什么时候移栽更是无从谈起,于是吩咐内官陈义试试。

陈义听太后说的似乎很有道理,马上老老实实的办。

瓜苗育苗,就是采用瓦盆或桶盛粪秽,待其发热,将种子插入,经常浇水,白天置于向阳处,夜里置于灶边,等种子发芽后,种于肥沃的苗床中。适时用稀薄的粪土浇灌,并搭矮棚遮护。待瓜茄苗长到适当大小,带土移栽至本田。

他按照这样的办法培育棉花,不过棉花和瓜苗还是不一样的。毕竟瓜苗一亩地也用不了多少,但棉花需要的苗少了就不行,因此,即便育出来几棵比较精壮的,也完全没有推广的价值。而且棉花种植的时间虽然和瓜类一样都是清明前后,但是育苗的周期似乎并不一致:瓜类作物一般定植前一个月左右就开始播种育苗,但棉花苗那时候虽然已经相当强健,但移栽后往往难以存活;特别是失掉根土的大苗,基本上都没能活下来。

接着各项改革进行,陈义被派到成都办差。长途跋涉,昼夜兼程,年龄也不小了,回京后不久就去世;他的同事李俊接过了他未竟的事业,坚持进行实验,但还是没能成功。

直到建极十年的太皇太后千秋庆典,汪舜华在观看织工绣工纺织刺绣的时候,想起来棉花育苗技术还是没有突破,下令加派人手抓紧研究。

李俊等人还没有成功,建极十五年,四川省潼川州传来消息,秀才温华荣成功研究出了棉花方格育苗移栽技术。

温华荣在成都念书的时候,跟着陈义到蜀王府削藩。闲暇的时候谈论起京城的事,知道太后对棉花育种感兴趣,却一直没有进展。

温华荣家算是个小地主,有些薄田;他读书之余,虽然没有参加耕作,但也不全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常往外头走走看看,知道棉花现蕾到成熟吐絮需要百天左右,四月播种,中秋前后采摘,需水量大,又不能淋雨,确实很要命。

这一想,如果让植株更加健壮,是不是就可以熬过来?只是怎么克服棉花移栽死亡和大规模育苗,确实让人头疼。

这年头都讲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温华荣虽有这想法,在成都却没有家底,也不可能放下书本去搞这个实验。直到五年后他父亲去世,回乡守孝,闲来无事的时候又想到了这件事,决定碰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