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745)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生产水泥的地方,土地肯定盐碱度要高一些。

大家不知道这些,不过京城里消息灵通,大家都知道太后对科技很感兴趣,奖励技术人才。什么是科学闹不清楚,不过听说太后正在找一种透明的东西,不知道这玩意算不算。

工厂负责人何超很快赶来,惊喜过望,但有点不确定,趁着到工地去交货,找到在工地上的工部郎中李坚,说起了这事。

李坚也很惊喜,赶紧呈上去了。

汪舜华得到这块小小的晶体,知道是工人生产出来的,紧紧握在手里,甚至鲜血淋漓,她颤声问道:“这真的是咱们自己烧出来的?”

这个在后世完全不起眼的小东西,眼下却能够对天文学、物理学乃至化学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汪舜华临朝这么些年,大家对她的脾气还是比较了解的,从来没有这么激动过,甚至国内叛乱全部平定,都没有。

左右赶紧劝太后放开,太医进来包扎好了,汪舜华还拿着残渣,紧闭着双眼说“好,真好。”

李坚和何超更傻眼了,何超好不容易结结巴巴的解释这是工人无意中发现的。

汪舜华这才睁开眼:“没事,既然能无意中发现,就说明这种东西咱们现在能做出来,只要了解到规律,就一定能大规模做出来。”

她转头下旨:“重赏。”

工匠们知道那块小东西居然得到太后如此的重视,居然一口气奖励了差不多一年的工资,都瞪大了眼睛。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家的积极性被彻底激发了出来,正常的生产不能耽误,但是下班之后还有时间,大家自发做了分工,用什么东西,加什么料,什么时候加,一样一样的试。

经过五年多的探索,经过不知道几万次的实验,终于得到了一大块超过进口玻璃品质的玻璃。

汪舜华得到这样一块完整的玻璃,大喜过望,不顾劝阻,亲自到玻璃车间视察。

玻璃是用石灰石和石英石还有草碱之类的烧出来的,大家心底里有了这点意识,反正陶瓷和水泥都是窑里烧出来的,不是新鲜事。

经过这么多年的试验,大家发现要先玻璃烧造无非是配料、熔制、成形等工序。

汪舜华极为高兴,吩咐重赏。这回就不仅仅是几个人受赏了,所有参与研发的工人一律奖了一年工资,而功劳最大的几个工匠各奖了五十两银子,其中两个王成和李明,就是最先发现玻璃是采用石灰石等东西来煅烧的,授了科学院三级研究员,享受正五品待遇。

这实在是闻所未闻!

尽管以前有很多人依靠敬献奇珍异宝得到官职,但汪太后执政以来从未有过。大家都知道,太后喜欢各种粮食作物,但是对这些金玉珠宝不感兴趣,实在没有想到会是这样。

随同前往的言官已经开始犯颜直谏了,连邹干等人也站出来说:“这等奇技淫巧,不足为观;选人用人,关乎治乱得失。太后应该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朝政上,放在国计民生上。”

汪舜华转头看了他们一眼:“什么是国计民生?是耕战才是国计民生吗?不是。在我看来这个小东西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如果用它替代陶瓷作为实验室的器皿,可以更好的观测物体;如果用它替代水晶作为望远镜的镜片,可以让更多的人对天文宇宙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以为这就是国计民生。”

只是其他都还好,只是草碱这东西,大家开头都以为没什么要紧,谁想没有还不行,甚至加少了都不行,消耗量相当大。

这下大家明白,必须要用到碱。

只是碱这种东西,提取很困难;如果大规模要从草木灰里面提取,简直不敢想。

汪舜华这才想起,好像玻璃制造确实必须用到纯碱,而且这种东西是相当重要的基础性工业原料。但是怎么提取来着?

——好像中学课本里有个侯氏制碱法?怎么弄的?已经清末民初了,应该要用到电吧?

——别扯淡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现在人工合成无法实现之前,植物碱不靠谱,但还有矿物碱。

天然的矿物碱主要来自碱湖和固体碱矿。

这种东西是有的,在山西。当时认为碱是“卤之凝著者”。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列出了卤碱和石碱两种。

卤碱提取盐很不容易,稍不注意提取不纯净,还可能中毒。前些年针对食盐中毒的情况,汪舜华曾经派人调查,知道居然是碱导致的,真是哭笑不得。灵丘王对治病还是有心得的,就是灌豆浆或者米汤,然后催吐。但是问什么,灵丘王却说不出来。汪舜华估计就是酸碱平衡化学反应那么点事,也就没再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