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748)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赞玛提欧道:“这有什么不可思议的?这些作品原来是写在羊皮纸或者莎草纸上的,很多作品传抄多年,也有一部分是十字军东征以后发现带回欧洲,还有一部分是近年来新近发现的。”

果然如此。

汪舜华道:“我只是一个推测。你刚才说,他的很多作品是写在羊皮上流传下来的。我想问,一张羊皮能写多少字,而一部作品需要传抄多少遍,才能躲过各种天灾人祸才能流传下去?”

赞玛提欧愣住了:“也不全是羊皮纸,还有莎草纸。”

汪舜华道:“我不知道莎草纸是什么。但是据我所知,纸张要保存下来,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纸张在土里埋存千年,依旧完整如初,实在难得;更何况,既然已经产生了草纸,想必造纸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为什么还要用羊皮——写书是为了记录和流传,而不是炫耀身份和地位。所以朝廷的图书馆,用的都是当代的刊刻本,而不是什么宋元珍本。你也说,一部羊皮《圣经》的价值超过一座城堡。亚里士多德到底有多少财富,可以使用这样多的羊皮?”

“纸笔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中国从结绳记事到龟甲刻画,再至刀刻竹简,直到毛笔产生,造纸改良,都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既然能够用植物造纸,为什么还要大量使用羊皮;甚至造纸术突然失传,直到几百年后学习中国的造纸术?——难道没有莎草,其他的植物不能替代吗?还是说古罗马灭亡以后,新政权为了彻底消除前代的影响,不惜彻底摧毁一切,丝毫不注意吸取先进的技术?——如果连造纸术也不屑一顾,那未免太极端了。改良造纸术的蔡伦,是并不讨士大夫喜欢的宦官,人品也说不上好,但这项发明却一直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没有人因为蔡伦拒绝使用纸张。”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皱起眉头。

汪舜华接着说:“你说亚里士多德写了上百种书,几百万字,囊括天文地理、医学历算、哲学宗教等各种学问。你知道,这不是写小说,下笔千言,洋洋洒洒;而是实实在在的做学问,需要仔仔细细的研究。他的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何以有如此旺盛的精力,写出如此多的作品——就算不需要深入研究,只把自己直观的感受写下来,也不是容易的事。他所处的,大致是中国的战国时期,当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是历史上思想最活跃,学术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的先贤,利用竹简和毛笔书写出大量传世之作,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但是,这些思想深邃的作品篇幅却并不长,《道德经》不过5000字,《孙子兵法》不过十三篇,儒家的四书五经是多少字,你可以问我身边的这些学者,应该加起来不过几十万字。——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写就了《史记》,记叙从三皇五帝到汉武帝之间3000多年的历史,所得也不过53万字,这是以汉朝皇家藏书以及三代家藏为基础,以汉朝强大的国力为支撑,成就的一部皇皇巨著,并非一人之功;直到司马光主持编撰了《资治通鉴》,有300多万字,但也是以历朝典籍为基础,汇集了当时最顶尖的学者,用了18年的时间才完成,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估计不到十万字。——你不能因为这几年朝廷编修的都是卷帙浩繁的巨著,就认为两千多年前的人也能做到。首先,这些是抄书,不是原创;其次,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朝廷的坚强支撑,汇聚上万最顶尖的学者。可以说是以举国之力在做这件事。”

赞玛提欧瞠目结舌:“太后的意思是,有人在造假,假借亚里士多德的名义宣扬自己的学说?”

汪舜华笑道:“我只是一种猜想,不足为凭证。孟夫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今人陈白沙先生也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你倒是可以好好考证一下——我知道,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影响甚巨,既然著述等身,肯定不会全部湮灭。那些一直流传下来的作品应该会被不断的传抄,因为没有成熟的印刷术,只靠手工传抄,必然有讹误,加上抄书人的主观思想,难免有所取舍,自然会有不同的版本,甚至形成不同的流派。儒释道三家互相之间的论争不去说,光是各家内部又有多少分支、多少观点,北京城汇聚了三家最顶尖的学者,你可以问问。就是你们自己,不也有那么多派别,互相攻击对方为异端吗?”

众人都皱着眉头。

赞玛提欧回去修炼了,京城人民尤其读书人却开始热切的议论起来——跟孟夫子差不多同时代的蛮夷,居然号称写了100多种书,上百万字,而且是写在羊皮上,欺负大家没见过羊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