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759)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接过花团锦簇的锦缎罗绮,端着景德镇的高级瓷器,喝着云南普洱香茗,僧侣们终于放下了戒心,转而奉承起眼前的贵族来。

在僧侣们的作用下,很快德里内外安定下来。大家诵经祈福,耕作放牧,似乎与往常并没有多少区别。

但这只是开始。

沐琮真切的感受到了宗教在这里的威力。在朝廷统治之初,他必须要借助宗教的势力稳定局面;但是一旦坐稳了,传统的宗教势力必须剪除,至少做一个彻底的清洗。

直上青天揽日月,欲倾东海洗乾坤。

景泰省地处南方,全境都能一年三熟。

年初回到德里也就是现在的景德,沐琮除了和僧侣们周旋,就是安排屯田的事宜。

景泰省此前的耕作水平其实相当粗放,没有灌溉设施,稻米任其自然生长。

兴修水利什么的需要长期的规划,军中没有水利专家,需要一步步来;但是明朝耕战合一这么些年,士兵都会种地。

既然自带种族天赋,在这样的土地上,简直不要太好施展,尤其一些新式农具,总算有了用武之地。

因此,明朝将士像以往一样精心呵护这些水稻,甚至在翻译的陪伴下指导农民种地——担心大家胜利之后滋长骄傲情绪,沐琮特意重申军令,还砍了几个犯律的。军士们都很小心。

夏季暴雨成灾,更麻烦的是城中爆发了瘟疫,尤其底层百姓,死者尸体堆满道路。

沐琮听郎中忧心忡忡的汇报:“这病从前在中原没有发现过。患者开始全身虚弱、盗汗和胃部颤动,随后是腹泻、饮水困难,四肢痉挛,体重迅速下降,皮肤开始松弛、堆叠、起皱,肤色变蓝,最后几乎暗成了黑色。前后不过六个时辰左右。”“更可怕的是,这病传染极快,而且找不到传播的路径。城里不管是高官显爵还是普通百姓或者贱民,都在发病。”

“万幸的是,文武官员和军士都还没有染病。”

原杰打断了他的话:“先别忙着万幸了,现在城中已经有传言,说这场瘟疫,是官军下毒。”

沐琮陷入深思,但这个时候,没办法犹豫:搞不清病因不要紧,此前朝廷曾经颁布过《传染病防治办法》,按照这上面的来!

但是景泰省和北方毕竟不同,语言关过不了,想组织百姓都不太可能。

还没完,很快军中传来消息——军中也有人发病了,是从屯田的土著那里首先发现的,已经感染死了人。

不能犹豫了,沐琮马上传命:封锁营房,严防出入;患病者和有接触的马上隔离。

与此同时,军医们也在想办法,有个叫吴子墨的年轻大夫提出:“此病有腹痛、米泔样便、手足厥冷等一派寒象,用姜附四逆辈方为契合。”

赶紧试试。

试试的效果还不错,五个人感染,三个病状较轻的抢救回来了。

沐琮大喜,赶紧下令继续试验,很快效果出来:四逆汤确实有奇效,此外理中汤效果也很好!

那就在集中安置的地方施药,救助患者。

军士们戴着口罩,拉着一车车的药过去,然后由当地的土著分发。

只是去给不可触碰者送药时,这里已经是一片尸积如山的死地。当地的土著不肯去,屋里的不可触碰者想要跑过来,被外头的土著拿着棍子打。

正在巡视的沐琮止住了众人,让翻译告诉大家:“他现在已经是大明的子民,你们也都是大明的子民。朝廷不会对子民的苦难视而不见,哪怕他身份卑贱。”

那个年幼的不洁净者愣了一下,放声痛哭;后面远远跟着的同伴似乎难以置信的,也跪在地上痛哭不已。

隔着木栅栏,沐琮看着他们。土著们本身属于非雅利安人种,兼之历代辛勤劳作,自然皮肤黝黑。

那一刻,沐琮想到了自己的先祖沐英,不知道当年他是否也受到过这样的欺凌?

第327章 狂风暴雨(二)

沐琮接触不洁净者的事情很快传开,遭到了贵族们近乎一致的讽刺和反对。僧侣们告诉他:“那是个不可触碰者,会玷污您。”

沐琮想到了以前看到的一句话:“这满树的叶子,俱生在一棵树上,秋天一至,树叶随风飘落,有的落在大殿之上,可随佛尽享焚香礼乐;有的则飘落在粪池之中,令人掩鼻。我们都不过是恰好托生到富贵人家而已。”

但他现在没办法跟这些人说什么众生平等,因为本来就不平等;即便在中土,神仙们还分成了三六九等;景泰省,只不过比内地更加严重而已。

于是,他只是淡淡地说:“圣人教诲:‘人皆有不忍之心’;我只是不忍心百姓受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