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799)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汪舜华接过朱永等人呈上来的传国玉玺,此前翰林院认真研究后得出结论:应该就是秦始皇留下的镇国之宝。

国宝的来历也已经了解清楚:也先死后,瓦剌部落自相残杀,落到满都鲁手里,他死后传给了满都海,她又交给了达延汗。

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看着这个冰玉兰润的小东西,汪舜华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传国玉玺啊,多少代人想找都没找到的宝贝,居然让我得到了!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不信?那你应该去找达延汗和满都海!找太祖太宗!

皇帝率群臣恭贺太后武功;里里外外的百姓也跪了一地。

戴荃宣读了诏书,除了声讨鞑靼的罪行,表明“缵承洪绪,统理兆人,海澨山陬,皆我赤子,苟非元恶,普欲包荒”的胸怀,也彰显“仁恩浩荡,恭顺者无不加惠;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的决心,同时告诫文武内外大小臣工“洁自爱民,奉公体国,以消萌衅,以导祯祥。更念彤力殚财,为日已久,嘉与休息,勿事烦苛,咨尔多方,宜悉朕意”。

大家三呼万岁之后,就有耆老站出来:“皇太后聪明仁厚,文武圣神,缵一祖四宗之鸿图,跻二帝三王之盛治。天人之心,无不归戴。乞太后早正大位,以副生民之望”。

有人站出来了,后面也就跟上了,先是国学生,后是禁军,继而朝臣、宗室,当然也有几个屹立不跪的。

章纶就站出来:“太后,可曾记得当年乾清宫托孤之时,先帝殷殷寄语?”

他看着汪舜华:“先帝不曾辜负太后,太后也不能辜负先帝。否则,百年之后,仍逃不出一个篡字!”

汪舜华很平静地看着他。

章纶满脸悲愤:“你等皆食朝廷俸禄,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

他声情悲切,相继就有杨守陈等站出来:“太后,不可以如此。”

站在最前面的是首辅商辂,突然想起七年前于谦去世前,曾经请他和其他阁臣到府中议事。

于谦已经油尽灯枯,但双目依然坚定:“太后功业未成,即便皇帝年长,势必不肯还政,届时朝野上下议论汹汹,必有奸滑之人,鼓动圣上早日亲政,甚至逼太后还政。成,则是功臣;败,也是忠臣。”

“你等皆是国家大臣,不能好虚名而坏大事。太后所谋不小,虽然一时不愿意还政,却绝不肯篡权夺位,玷污羽毛,损害母子之情,断送千秋大业。”

“你们一定要以武后李显为鉴,劝圣上忍耐。等到太后年老功成,自然会还政;否则,操之过急,逼着太后生出异心,即便最后还是还政朱家,也必定是人头滚滚,甚至累及君父,断送千秋大业。”

难道于谦预料错了吗?还是太后的心已经变了,非要过把皇帝瘾不可?

皇帝见状,情知不可避免,缓缓跪下:“臣自知不才,愿禅让于母后。”

章纶叫了一声“圣上!”便忍不住大哭,相继有群臣开始痛哭。

商辂站出来:“太后贤德睿智,辅弼先帝圣上,志在开创太平盛世,成就巍巍功业,岂会为权势不顾先帝厚恩,不顾母子情谊,做出晚节不保的事来?你们不要妄自揣度,玷污了太后的圣明!”

汪舜华看着商辂:“说得好。”

她看着众人:“都起来,好好的日子,好好的事,闹成这样,成什么体统!”

她看着耆老:“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也知道,近来坊间的传闻不少。今天,当着皇帝和内外臣工,当着天下臣民,我说几句实在话。刚才章学士说得很好,商学士说得更好,先帝不曾负我,我如何能负先帝?何况,我的丈夫是皇帝,我的儿子也是皇帝,我为什么要篡位?就是为了让先帝在祖宗面前悔恨识人不明吗?就是为了让儿子恨我吗?就是为了在千秋万代后留个篡权乱国的骂名吗?——传这些话的人,终究是小看我了。”

她看着皇帝:“天下是朱家的,是你的,谁都抢不走。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瞎起哄,徒令亲者痛、仇者快。”

她看着群臣:“当年我对安国公说:‘附君者未必君子,间君者必是小人。’如今也对你们说,要求我早日还政的未必是忠臣,煽动我上位的也未必是真心拥戴我的,但是妄图离间我们母子的,一定是乱臣贼子。以后再有提这个建议的,定斩不饶!”

皇帝呆了,不自觉的坠下泪来。

下面都重重的呼了一口气。

随即到奉天殿举行大朝会,接受宗室百官朝贺,宣布了赏赐,威宁侯王越进昌国公,世袭罔替;抚宁侯朱永进保国公,世袭;襄城侯李瑾进芮国公,武靖候赵辅为容国公;定襄伯郭岳进侯爵,各赐丹书铁券;王越赐黄金两千两,朱永、李瑾、赵辅各赐黄金一千两,郭岳赐金五百两;其他有功人员,一一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