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808)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必须汲取五胡乱华和安史之乱的教训,恩威并施。此次俘虏的大批鞑靼贵族,并没有循例全部释放,而是对其中屡次进犯、杀戮边民、劫掠妇女的将领开出名单,处以极刑,传首九边,以儆效尤。

汪舜华语气很是温柔:“现在各卫所空编不少,年轻力壮的留在草原上放养可惜了,还是选入卫所,保家卫国。”

这些年青丁壮被带到内地编入军户,北方自然失去了生力军——当然人数众多也要注意,不能太集中,最好调到南方,否则容易滋事。

“草原上条件艰苦,妇孺留在那边不过是苦熬,要尽量把她们接到内地来;愿意留在北方的,也不要勉强,咱们的将士没有安家的,她们若是愿意,尽可以促成。”

群臣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称颂“太后贤德”。

其次是发展经济。不能说所有的问题都能归结为经济问题,起码很多问题能在这里找到出处。北方之所以频频扰边,根源还是天寒地冻,没有粮食产出,甚至连食盐、布帛等基本生活物资都无法满足;如果中原王朝强盛,就称臣纳贡;如果中原王朝衰弱,就明火执仗强抢。现在允许这几个省和内地互通有无。朝廷发布准许交易的清单,内地大致以粮食、食盐和布匹为主,关外则以牛羊马匹及其制品为主。

北方多是放牧,那就集中开办纺织工厂——不会纺织没关系,选青壮男女到内地学习,一定把中原先进的纺织经验带回草原!顺便把草原上的牛羊马匹带回中原。担心牛羊在途中患病死亡不要紧,马匹要活的,牛羊拿肉干来就成,这个总会弄吧?香料也可以在交易市场买到,国库里还有好多,都是永乐时候带回来的,汪太后不拿它发工资,除了赏赐,就没多少用了;毕竟年头太久,价格太低,就放在那里,现在倒好,去库存!

此外,牛奶羊奶都是好东西,但以这年头的运力,就不要痴心妄想了;好在办法还是有的——做成奶粉!这年头也不担心三聚氰胺之类的,绝对绿色纯天然,方法也是现成的——当年成吉思汗西征,大将慧元发明了奶粉和肉松的制作方法,对鲜奶进行巧妙干燥处理制成的便于携带的粉末状奶粉。食用时放入随身携带的皮囊中,加入水溶解成粥状,迅速补充体力。

——罐头肯定不会做,但肉松还是可以保存一段时间;至于皮革、羊毛之类的,中原地区也有大量需求,否则只靠北方做加工,远远不行。毛纺和棉纺双管齐下,解决中原地区的保暖问题。——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

此外,这么多行走的脂肪,实在是做肥皂的好材料。

肥皂不是个新名词,但现在有了新的指向。

古人在黄河流域的时候用皂荚来洗衣服,后来到长江流域就没有皂荚树;但发现另一种树,其果实跟皂荚的性能一样,可以洗衣服,但比皂荚更为肥厚丰腴,于是取名叫肥皂子,也叫肥皂果。

宋代将皂荚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明朝宫中也用这东西。

但是如今的肥皂,已经向着后代的化工肥皂发展。它的发明,和玻璃制造的发展密切相关。

玻璃售价高,利润大,皇家开头还能垄断,紧接着户部和各省也要求设厂,理由也是现成的——太后您老人家说的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当然不能指望这两家公司!后面还有与民争利之类的,被汪舜华扫了一眼,不敢说了——玻璃这行当,是太后一力从无到有开发出来的,不是现薅羊毛。

话说出口了,还得认。因为国家买了专利,做法还得给!

很快,户部的玻璃公司开起来,顺天府以及各省的玻璃公司也开起来,碱矿集中的山西更是铆足了劲,紧接着河南发现碱矿,也准备大干一场;除了官方,各地的商人们也闻风而动。

玻璃的产量多了,自然上游和下游的相关产业甚至也就发展起来。

碱矿一批批被开采运输,当时矿上的厨子王三。不小心把油打翻在地,又是害怕又是心疼,赶紧用草木灰撒在上面,然后再把这些混合了油脂的草木灰用手捧出去扔掉。

只是看着满手的油腻,王三寻思着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洗干净,可千万别被发现了才好。

一边想着一边洗手,结果奇迹出现了:只是轻轻地搓了几下,满手的油腻居然就洗掉了,甚至一直难以洗掉的老污垢也被洗掉了。

王三很奇怪,再次用这种灰油来试,结果衣服都洗的比以前干净了。

王三年轻,性格聪明,寻思着有意思,本想辞了差事,专心在家研究;转念想油价不便宜,哪里舍得;于是依旧办事,却留了心眼:每天攒一点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