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816)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一个偶然的机会,米亚迪认识了婆罗门贵族公子杜德成,想要跳出火海,却遭到管事们一致的反对。名义上说是违背教规,其实是怕断了自己的财路。他们以强迫米亚迪继续卖身来供自己享受挥霍。

当米亚迪在梅雅的帮助下艰难的逃出寡妇院,渡过恒河去找杜德成,哪知道这才发现杜德成的父亲是曾经糟蹋过她的贵族;米亚迪平静的离开,默默地走向平静的恒河深处。

管事的发现米亚迪跑了,强迫梅雅像当年的米亚迪一样接客;梅雅尝试着逃跑,被捉回,被糟蹋,绝望的顺从了命运的安排。

——这是原著的安排,汪舜华很是唏嘘,记得当年好像有部印度电影,说的就是三哥家的事,看来几百年都没变化啊;又一想,岂止是几百年没变化,几千年也没有根本的变化。

这时候就无比感谢主席和先辈了。

唏嘘之余,也就吩咐宋宝林:“这小说很好,就是太压抑,看不到一点希望,如今印度已经为我所有,还是要给人以希望的。——有希望,日子才能过下去,否则,也不过行尸走肉罢了。”

她想到了电影,这时候没有西方思想,没有甘地,没有关系,有大明,有官军,他们就是解放者,就是希望的灯塔!

小说在殿试发榜的时候正式刊行,可以想见引发的轰动。虽然此前大家对太后穷兵黩武颇有微词,虽然此前明朝寡妇待遇比起印度家好那么一点有限,但毕竟小说和生活是两回事。生活中谁都会站在道德制高点指手画脚,小说中往往代入了主人公。

因此,对汪太后的指责声音一下子低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景泰省连续两年大丰收,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按要求支给永和、仁寿两省钱粮。

甚至在不久的将来,还可以向中原省份运输粮食了——当然成本有点高。

既然不用朝廷掏钱养,反而是个粮仓,朝臣们自然很高兴,就算粮食一时运不回来也没啥,百姓多个去处以后造反的概率也就低一点;原本是负担的人口也不算事——这年代,人口就是资源。

当然,要想实现资源的利用,难度有点大。

如今小说出版,明朝官军成为解民倒悬的正义使者,群臣在反对的时候自然会掂量着——镇安王等带回了大量卷宗,小说里的故事不是最惨的,还有很多妇女早在丈夫死后就被杀害,甚至在丈夫生前,因为嫁妆不够就被烧死。

圣人云:“无恻隐之心者,非人也。”

如今汪太后要解生民于水火、光大圣人学说,谁也不好意思置喙。

只是没想到,红的发紫的宋宝林居然惹上这种麻烦官司。

很多人认为,李文琦是不是嫉妒,或者就是疯了——宋宝林可是个朝廷命官!

但也有人悄悄议论——万一是真的呢?那个宋宝林确实神神秘秘的,成名好几年,已经二十好几了,还没有结婚!

要证明或者否定这个弹劾很简单——别的虚虚实实的还需要调查,证明某人是男是女实在太简单了。

宋宝林惊了,站出来痛哭流涕,恳求辞官;李文琦则义正辞严的声讨她犯了欺君之罪。

或许觉得一方咄咄逼人,一方痛哭流涕实在不好看;或者实在觉得荒诞,又或者觉得传出这样的新闻实在不好。

总之,群臣要求验明正身,以正视听。

皇帝则皱着眉头,重新审视下面这个眉目如画的年轻人。

汪舜华等他们闹腾完了,这才问宋宝林:“你实话说了吧,为什么要女扮男装?”

宋宝林一呆,就跪在了地上,哭啼啼的说:“臣最初只是觉得有趣,觉得自己穿做女装,出去不方便,索性扮作男子;只是没想到凭借《贩茶记》一举成名,蒙太后错爱,进入文林馆,竟是没有退路了。后来被这厮纠缠,没办法,只好远走南洋,本想在那里讨个差事;到底文林馆不是科第出身,又顾念父母,依然回来。只盼几年不见,这厮或已高中外放,或已落第回乡,或者死了心思,没想到他还要纠缠不放。”

群臣恍若梦中——居然让女人混进了朝廷!虽然不是科第出身,但文林馆也是政府部门,简直岂有此理!

包括章纶在内,提出要严肃处理:“宋宝林颠倒阴阳,罪犯欺君,理应正法。”

汪舜华听他们说的差不多了,问皇帝:“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皇帝皱着眉头,他对女人参政本能地反感,虽然宋宝林谈不上参政,但是这样混入朝廷,同样可恨!

只是看着宋宝林年少貌美,又怜惜她的才气,很是不舍:“此人虽有才学,但犯了国法,确实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