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829)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在群臣看来,皇帝是真的开始成长了、成熟了;而在有的人眼里,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德亲王悄悄奏告皇帝:“圣上,您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皇帝惊愕的看着德亲王。

德亲王道:“如今太后已经得到了传国玉玺,人望已极,她一定会效仿前人的;您不交结朝臣,意图早日亲政,却在这里编修书籍,尤其是要改变祖制,必然更丧失人心,这难道不是取祸之道吗?”

皇帝道:“你多想了,母后是想让我更加了解朝廷典制,修身齐家而已。母后若有异心,哪里还有我今日的安坐?”

德亲王道:“圣上,您太天真了。太后若真的没有异心,何必把持朝政不放?如今大仇已报,天下太平,您又年将而立,她完全可以功成身退了。”

皇帝不能不承认:“和母后相比,我还是年轻了。”

德亲王不能不另辟蹊径:“圣上,您有没有替董贵妃母子想过?”

皇帝一怔:“他们怎么了?”

德亲王道:“董贵妃宠冠六宫,不仅六宫衔恨,甚至太后对她也很是不满。若她的儿子不能立为太子,将来圣上百年之后,他们母子将会被如何对待?当年郭贵妃宠冠六宫,结果被迫殉葬,三个儿子全部英年早逝,而且无子除国。”

皇帝看着德亲王:“不必说了。母后大贤大德,当年废储了殉葬,又怎么会另兴?她对父皇和隐皇帝的嫔妃都能善待,怎么会虐待我的嫔妃?何况还是她孙子的生母?”

德亲王讪讪的:“圣上真的不想早日亲政吗?只要圣上一纸勤王诏书,臣愿为陛下扫清妖孽,再兴王室!”

皇帝默默地没有做声。

摆驾景仁宫。和坤宁宫完全不同,坤宁宫的月季是景泰年间汪舜华栽下的,如今已经根深蒂固,排山倒海;但皇帝很不喜欢月季,总想到母亲,所以东宫是绝没有月季的。

景仁宫也没有,事实上,整个紫禁城都没有。为了防火,也为了防备刺客,宫里是没有大树的,甚至花花草草都很少;要欣赏园景,要么去万岁山,要么去宫苑;只是汪舜华喜欢,景帝爱屋及乌,也就由着她在坤宁宫种了一些。

听到皇帝驾到,董贵妃笑盈盈的出来接驾。

有些时候不见董贵妃,却似乎带着些戚然,弱柳扶风的样子,心里没来由的一阵烦闷。

抱着儿子亲了几口,听贵妃期期艾艾的说:“圣上好些日子不来景仁宫,妾以为再也见不到圣上了。”

皇帝沉着脸:“胡说,你是贵妃,怎么会见不到朕?”

董贵妃低了头,说起每日去给皇后请安,还见到了杜贵妃和皇长子。

她的神色有点凄惶,背后的宫女嫣翠替她说了:“娘娘们都冷着我家娘娘,不与她说话。”

董贵妃喝止了嫣翠:“别说了。”

转头看着皇帝面色不虞:“兴许这几年陪着圣上在东宫,与姐妹们相处不多,都还不认识呢。”

皇帝面色这才稍微缓和了些:“你是贵妃,要带头恪守规矩,侍奉太后,尊重皇后,礼待嫔妃。”

董贵妃应诺了,心里有点悲凉,曾经皇帝是不大愿意跟她提起皇后的,即便提到,也是淡漠和怨怼;如今不知怎么,回到宫里,全变了。

第355章 祸起萧墙(一)

今年北方多省严重水灾。

现在没有天气预报,抗洪力量也和后世无法同日而语,但这些年来朝廷在防治灾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汪舜华亲自主持制定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行文全国各地实施;尤其物资储备相当充足,况且今年因为北方大捷免除了田赋。

水灾后,汪舜华即刻派遣重臣到地方指挥抗洪——主要是防止灾后出现大疫,同时命翰林官奔赴各县查探灾情,言官更是全数动员到地方监督,自然也就没人说大水是因为老天爷对你穷兵黩武或者牝鸡司晨不满意;当然主要还是怕瘟疫传播或者出现趁机囤积居奇、官商勾结,同时户部大量调拨粮食,地方政府也及时开仓赈济,因此虽然有不少人死于洪灾,好歹没有出现“千里不复成村”的惨景,一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黄河洪水来势汹汹,好在没有决口。当年徐埕治理黄河尽心尽力,疏浚很彻底,修筑也很牢固,其后还开展了大规模植树活动,总算让黄河安全度汛。

端午节,汪舜华很有兴致的和帝后宗室群臣看《铡美案》。这出在后世街知巷闻的戏,最早被万历年间的安遇时写进《龙图公案》,如今自然是没有的,遑论附会顺治年间的清官。

年初汪舜华看《琵琶记》,突然提出“蔡伯喈如此忘恩负义,合该万死!”命乐府和文林馆另外编排一出新戏,要让清官将负心汉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