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853)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如今,皇帝亲自莅临曲阜,祭祀孔子,既是对孔家的安抚,更是对天下读书人的表态:朝廷尊孔崇儒的原则没有变。

既然是孔夫子的老家,自然有关他老人家的遗迹也就特别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孔庙、孔府、孔林,世称“三孔”。三孔尤其孔庙、孔府在历史上多次扩建,尤其弘治十二年,孔庙被雷击,孝宗皇帝下旨重修,耗资白银150万余两,历时五年方才完成。如今虽然都已经出现,但自是不如的,当然规模也相当不小。

孔庙始建于前478年,经过历代扩建,成为占地14公顷的庞大建筑群,气势宏伟、巨碑林立。元朝追谥孔子为“圣文宣王”,所以将孔庙修建与王宫之制相同。

十年前废除王号,王府才有的角楼等装饰都要去掉,当时朝臣们曾经极力抗议,甚至有儒生跑到孔庙外面日夜嚎哭,汪舜华也很坚持:“最推崇孔子的年代,反而是最糟蹋儒学的元朝。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元武宗,不仅是篡夺皇位的乱臣,而且嗜酒好色,滥封官爵,皇太子乳母都能封为夫人呢;至于王、公之类的封赠如同儿戏,这个‘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尊号,不要也罢。”

——我就说怎么“九儒十丐”的年代,皇帝老儿怎么突然想起来加封孔子为王,这一查,原来如此;清朝好歹还两手抓两手硬呢,这就纯粹糊弄人的,你们也信!

孔府始建于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西与孔庙毗邻,历史上经过李东阳、严嵩、乾隆三次大规模建设,成为占地16公顷,有九进院落的衍圣公府。

这回李东阳没把女儿嫁进衍圣公府,但是汪太后的妹妹嫁进来了。汪家是京里有名的暴发户,什么都要最好的,横看竖看孔府觉得狭小了;因此当年成婚前,孔家还是劳师动众扩建孔府、整修花园,从各地名山搬来奇石怪岩,从各地园林移植名花奇草。

只是好景不长,很快孔弘绪犯事夺爵,汪夫人自尽,这诺大的孔府也就没有了根基,也就败落下来。

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后代能见到的林墙周长7千米。

孔家败落了,但儒学并没有败落,反而愈发昌盛。因此孔府虽然破败,但孔庙维护的很好;孔弘绪是孔家的罪人不能进入祖坟,他的夫人汪氏却被汪太后下令葬在了孔林。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惩罚。

如今皇帝身率王公群臣来到孔庙拈香,山东和曲阜当地的官员自是陪着;孔弘绪的弟弟孔弘泰也带着孔家人迎接圣驾。

从唐代起,曲阜县令由衍圣公兼任;明代以后,由衍圣公保举孔氏族人担任。只是建极四年,汪太后革除了此前的县令,从此曲阜县令和其他地方的县令一样,由中央在进士中选任。

如今的曲阜县令是林俊,历史上著名的贤臣。汪舜华对他有印象,说有次他把皇帝得罪狠了,准备砍头,怀恩给他求情,被宪宗用墨砚砸了脑袋,骂道:“你帮林俊骂我。”派人把他轰出去。

她没有记错。林俊字待用,号见素、云庄,莆田人,历史上官至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追赠少保,谥贞肃。他为人刚直敢谏,廉正忠诚,嫉恶如仇,爱才如渴,以礼进退,始终一节。

在金声玉振坊下辇,王公大臣自然也下马下轿。进了圣时门,豁然洞开,古柏森森,绿荫匝地,芳草如茵。过了壁水桥,走过弘道门、大中门,远远地看见奎文阁,东西各有一所独立的院落,名曰“斋宿”,祭祀孔子前祭祀人员在此戒斋沐浴。东院是衍圣公的斋宿所。如今皇帝要去祭祀,也要在此驻跸沐浴更衣,然后重新起驾,看到御碑亭,是唐宋以来,历朝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亲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

进了大成门,就看到了大成殿。这是孔庙的主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大殿结构简洁整齐,重檐飞翘,斗栱交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藻井枋檩饰以云龙图案,金箔贴裹,祥云缭绕,群龙竞飞。

皇帝虔诚的瞻仰在看到孔子塑像的那一刻染上了阴霾。高大的孔子坐像,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服,手捧镇圭,一如天子礼制。两侧为四配,再外为十二哲,均头戴九旒冠,身穿九章服,手执躬圭,一如王公礼制。塑像都置于木制贴金神龛内,孔子像单龛,两柱各雕一条降龙,绕柱盘旋,姿态生动。

皇帝依照典制拈香,但心里是有点不痛快的:毕竟是皇帝,不愿意任何人凌驾在自己之上;那高大的塑像,那与皇帝齐平的服章,让他感到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