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867)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已经深秋了,夜里风大,戴荃劝说着下了楼来,站在甲板上凭栏远眺。

画船的船夫告诉他们:“这些天已经收敛很多了,听说皇帝来南京了,官员士子们都不敢朝这里来,怕被锦衣卫抓到,来往的多是商贾;这要搁往常,更加热闹。”

皇帝道:“他们都不以学业为重吗?”

船上送茶点的婆子道:“官人哪里知道,那些士子也不容易,现在还算好,听说太后娘娘爱贤,贡院都是重建的,宽敞明亮,考完一科就出考场,还算轻松;以前每次乡试,考生要在贡院三天三夜不出一步门,那考棚低矮,勉强容身,吃的喝的也十分粗糙不堪。所以考完之后,都跑到秦淮妓馆放浪形骸,纵情声色。前些年太后禁娼,朝廷拿问的紧,冷清了些年头,那时候来往的都是商人;后来看着风气要过去,士子们这才悄悄出来。”

皇帝面色不虞。

婆子似乎有些怀念:“那时候还流行花榜,现在都低调了,就怕被朝廷知道,干碍前程。”

皇帝身在九重,听不大懂:“什么是花榜?”

婆子道:“就是品评妓女。开头是用名花来品评比拟名妓,评选花魁;后来学科举,用功名头衔来排列名妓等次,也分三甲,第一甲第一名自然是状元,后面还有榜眼、探花。当时还有《嫖经》,就是介绍哪家院里的姑娘什么特色,很流行了一阵。”

皇帝面色已经十分难看,戴荃教人摆设了屏风,进舱房坐下。

婆子还在推销:“客官,您要有兴致,也可去瞧瞧。不是我吹,走遍天下,再没有第二个这样的风流去处了。”

戴荃道:“你住嘴,污了我家公子的耳朵。”

婆子眼珠子一转,笑道:“哟,正经人呢。”

她笑道:“老身在这里呆了几十年,说句不中听的话,这两岸院里的姑娘们,可比正经人家的小姐还正经呢。”

她的眼睛咕噜噜的转,余光瞟到了屏风后,一副“老娘早就看穿了、你就别装了”的表情,让皇帝很不舒服。

也不知她怎么打开了话匣子,说这秦淮河最初的姑娘,大多是抄家抄来的,现在朝廷不搞这些,也不许搞了,都是私人悄悄地搞。住在南岸的姑娘通常以艺事人,只唱曲起舞、陪酒侍奉,绝不轻易卖身。除非遇到如意郎君,才会以身相许,还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她们住的地方洁净幽雅,还有丫鬟伺候;绝不比大户人家的小姐差了。

礼亲王问道:“所有的姑娘都能过这样的日子?”

那婆子变了色:“怎么可能?百个里头有一个就不错了。那些河北院里的,住的民房,二十文钱就可以过夜,客官这样的体面,怎么瞧得上?”

皇帝哼了一声。

第370章 夜游秦淮(下)

皇帝不高兴,下面也觉得尴尬,那妇人还不知死活:“公子喜欢什么样的,老身给你推荐,保管你满意;这十里秦淮几百家行院,就没有老身不知道的,甭管是要才的,要貌的,要歌的舞的,吟诗的作画的,都有。——公子,什么样的都有,只管开口。”

戴荃实在听不下去,挥手吩咐人驱逐出去,劝道:“那妇人不知道是谁家的钩子,圣上不必理会她。”

于冕也劝道:“今日难得出来,圣上还是欣赏这秦淮河的夜景,不要被这种顽劣之徒败坏了兴致。”

皇帝道:“当年安国公到广州办案,不知道那里是什么光景?”

于冕叹了口气,细细的说起来;皇帝皱着眉头不说话,君臣不觉踏步到甲板上。

听于冕说完,皇帝沉默了半晌,才道:“那张老汉一大家子,三十亩田地,每年才出产多少?每个月用度才多少?怕十年粮,也比不上这些人一顿饭。”

于冕奏道:“圣上能这样体恤臣民,自是国家之幸。”

皇帝苦笑:“母后每每教导臣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知道能做到的又有多少?”

于冕道:“创业难,守业更难,信乎不谬。”

君臣正在感叹,突然小黄门奏道:“临船几个读书人,求见公子。”

戴荃道:“胡闹,不见。”

皇帝止住:“他们怎么想到见我?”

小黄门禀告:“说是听船上有人吟诗,极其高妙,所以求见。”

皇帝一怔,问左右:“适才谁在吟诗?”

转头吩咐:“既然是读书人,那就见见吧。”

小黄门退下,不多时候,果然进来四个衣服锦绣的书生,后面还跟三个佳丽。

当时叙礼,那四个书生都是南京国子监的太学生,一个叫做童透,字博达;还有他的同窗陶贤,字会言;李范,字子叹;吴渊,字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