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878)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我闻岳王之坟西湖上,至今树枝尚南向。草木犹知表荩臣,君王乃尔崇奸相。青衣行酒谁家亲,十年血战为谁人。忠勋翻见遭杀戮,胡儿未必能亡秦。呜呼!臣飞死,臣俊喜,臣浚无言世忠靡,桧书夜报四太子,臣构再拜从此始。

丘浚的《岳王坟》。

皇帝凝视着诗文,手指在“臣构”处划了一下,良久方才说道:“说得好啊。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人必先疑而后谗入。泱泱大国,必是内里先坏掉,才能由着外人侵害。”

提到丘浚,免不得又想起当年詹事府的官僚向自己提到他,说丘浚称赞秦桧是功臣,却没想到他竟也写了这首诗;看来,对朝堂上的重臣,尤其母后任用的重臣,自己了解的还是不够。

直到走出岳王坟,看着西湖,皇帝的心情才好些。

西湖美,无论雨雪晴阴,还是落霞烟雾下,都能成景;无论春花秋月,还是夏荷冬雪,都具美态。它在晴中见潋滟,在雨中显空蒙。烟柳画桥,青墙岱瓦。无论何时来,都会看到最美的风景。

看着江山胜景,才子文章,皇帝极是高兴;直到夕阳西下,霞光满天,皇帝仍然念念不舍,泛舟湖上,观三潭印月,此刻桂花飘香,残荷独立。皇帝想到几百年前那首著名的辞章: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然而西湖不仅有歌舞升平的楼外楼,有白居易、苏东坡,还有岳飞、于谦。

楚人无罪,怀璧其罪;除非你拥有可以保护自己的力量,才能让他人不敢妄生觊觎之心。

杭州是皇后的家乡,皇帝也很赏脸,不仅去旌功祠拈香,还陪她到于家祖坟祭扫;与此同时,加恩于皇后的故乡,除建极二十一年未缴纳的田赋;免杭州田赋三年,凡七十以上民妇,均赏赐米一石、布一端;这是凤阳等皇帝故乡才有的待遇。

按照约定,除了免除去年以前拖欠的田税,其他参与接驾的地方,田赋只免一年。

杭州城的百姓们兴高采烈地叩谢圣恩,当然地主们只能陪着笑。

当然不都是高兴事。

刚带群臣到富春江上垂钓,看江山如画,感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居然遭遇了行刺。好在护卫森严,还没等贼寇靠近,就被拿下。

浙江都指挥使唬得魂飞魄散,带着大小将官跪了一地,浙江省和杭州府随驾官员也磕头请罪,皇帝淡淡的一笑:“些许蟊贼,何足成事?”即命朱骥审问。

朱骥领旨,很快回报:“这刺客原是朝廷要犯,前些时候趁牢管睡着了越狱,收了盐商宋明重金,前来刺驾。”

皇帝点头:“抓。”

第374章 鱼鳞石塘

办完这些事,皇帝去视察农事,视察海防河工,皇后去机房观织。

随行的各部官员审查了账目,发现海关和官办纺织厂存在的问题,要查办。

杭州是南巡的终点,皇帝在此很停留了些日子,有一部分原因是贪恋西湖的风景;但更重要的是决定一件重要的水利工程:兴建鱼鳞石塘。

当日,皇帝带着皇后群臣来到钱塘江入海口,远处一个细小的白点出现后,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

这就是著名的钱塘江大潮,不必等到中秋,农历每月初与月中都有大潮可观,都是波澜壮阔,撼天动地。

然而,这样滔天浊浪的壮观景象,除了带来视觉的冲击力外,还会有严重的自然灾害。其中尤以浙江的钱塘潮为害最剧,朝夕两至,四时皆同。浙江省海盐原来离海岸有九十多里,到宋朝时,一出东门便是大海,去海岸不过三百步。清朝末年于海中发现古城遗址,千门万户,井灶皆全,古砖上刻着年号,是晋代的城池,不知什么时候沦为大海了。至于海潮决溃堤岸,漂没庐舍,毁坏农田,淹毙人畜的事件就更多。

事实上,对海潮的治理,从秦汉时期就开始,其中又以钱塘江最为著名,当时叫做“海塘”,也叫“海堤”。有人把钱塘江治理与长城、大运河、都江堰并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建设。

唐宋以前,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的海塘以土堤为主。吴越王钱缪改进了修海塘的方法,用木桩固定,然后用竹笼装石块筑塘,由此诞生了“钱王射潮”的传说。然而,这种方式依然不够牢固。

王安石任鄞县知县时,发明了“坡陀法”,用巨石筑成梯形,向海的一面倾斜,能减轻海潮的冲击力量。这种办法优点是符合科学原理,收到一定实际效果;缺点是石势倾斜,年代一久,还是不免倒塌。

到了元代,开始使用一种独特的筑塘方法——木桩石塘法。历史上弘治末年,王玺创纵横叠砌之法筑样塘大获成功;嘉靖年间,浙江水利佥事黄光昇改进此法创筑鱼鳞石塘。清朝康乾时期,国家在沿海大量修筑鱼鳞石塘,康乾皇帝均六次南巡,留下无数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