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887)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我知道你们都在怪我,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我也知道,前些年开疆拓土进展太快,一代人把几代人的活干完了,给你们留了个可能需要十代人才能真正消化完的大摊子。可我不想把这事留给后人吗?可是摊丁入亩,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三十年,人口就该涨一倍,后人去哪里种这么多粮食、供养这么多人口?就怕武备还没修好,下面就已经吃不饱了。”

“你刚才说,卫所军士的战斗力不好。岂止是不好,前些年,军屯侵占、军士逃亡有多严重?正统年间,军人实际人数就比在编的少了三成!如今有没有?肯定有!为什么?军人不好当!当年太祖推行军户军屯制度,军户之家世代当兵种粮,有了稳定的军人来源,也可以满足军需,节省了大笔开支。可是这兵不好当。表面上,有土地,朝廷还要管你的婚事,没老婆也要给你找个老婆延续香火。可你知道,军户丁男仅许一人为生员,民户则无限制;正军户五丁以上方许充吏,民户二丁以上即可充吏;民户有罪,往往以充军处罚,军户不许将子侄过房与人,脱免军籍。这是太平时候,如果有战事,一丁出征,一家以至一伍、一里都要受累。若一家佥两三丁,分当两三处军役,则更属重役。”

“这还是开始,太平日久,国家日渐腐败,军官剥削军饷、吞并屯户,普通军士家徒壁立,难以为继;不但如此,宋朝以后,重文轻武,历朝也以罪犯填补军户,谁愿意和此辈为伍?既然不是作为炮灰马革裹尸,就是被上司荼毒而死,那就只能亡命出去。朝廷多次派人勾补逃军,甚至专门设清军御史,处理军户逃亡及勾补军伍事宜,有用吗?”

她从书架上拿出本《水浒传》来,翻开折角的一页:“文官要钱,武将怕死,各州县虽有官兵防御,却是老弱虚冒。或一名吃两三名的兵饷,或势要人家闲着的伴当,出了十数两顶首,也买一名充当,落得关支些粮饷使用。到得点名操练,却去雇人答应。上下相蒙,牢不可破。国家费尽金钱,竟无一毫实用。到那临阵时节,却不知厮杀,横的竖的,一见前面尘起炮响,只恨爷娘少生两只脚。当时也有几个军官引了些兵马,前去追剿田虎,那里敢上前?只是尾其后,东奔西逐,虚张声势;甚至杀良冒功,百姓愈加怨恨,反去从贼,以避官兵。”

“这不是赵家治下才有的景象,但凡末世,甚至王朝中后期,都好不了多少。你眼见的那些官兵,就是真官兵了?从年初下旨,到八月起驾,大半年时间,朝廷在准备,他们也在准备!你看到的,多都是他们想让你看到;你听到的,多都是他们想让你听到的。有人想让你看到民生艰难,让你认为此路不通,以后才好按照他们设计的路线走;可是地方官和各地卫所的将佐,愿意让你看到一片凋敝的景象显得自己无能干碍前程?”

“这么多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除了重申朝廷的法令,清理军屯和士兵,惩治腐败将官,顺便加强操练、配备火器,但严肃作风之类的,基本也就是说说,除非军士犯了强抢民女之类的大罪,一般的也就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什么也没做,为什么?因为改革,不是我说了就能完成的,要有人执行,执行过程中有变故就需要有人去灭火。改革需要军队的保驾护航。”

“都知道岳家军的战斗力强,而且军纪严明,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除了岳飞号令严明,那也是银子喂出来的!十万岳家军,每月用钱五十六万缗,米七万余石。连钱带粮,一年接近一千万贯!照这样的投入,我军200万人,每年光是军费,就该2亿两!打个折,1亿两。军屯收入才多少?就算朝廷使出吃奶的劲儿,也填不上这缺口!”

“当然,说什么也没有做,那是假的,以前祖宗制度没有到位的,如今执行了,并给于宽待:军户耕种的田地,以前是三顷以内者可免杂役,现在是军田的租税只取民田的一半,让大家愿意种军田;军户丁男考取生员,不再限制数额,朝廷在每处卫所设立学校,凡军人子弟都可以入学,一旦考中,卫所给赏;甚至各地军士,也要按照禁军的要求,每天习字﹔军人子弟充当小吏,也不再要求丁口;从偏远贫寒和民风彪悍地区招募士兵,不再充军处罚;军户不许将过继子侄与人,但是允许从民间过继过来,至于是亲友的,还是买的,朝廷就不管了。这养活了多少人口贩子,造成了多少骨肉分离?同时,卫所的将官也要动起来,不能几代人待在一个地方,那他不侵占土地买田置地干什么?离开的时候,但大卖田地的,朝廷就要查办了。靠这个,这些年账面上的军屯数量,总算没有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