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895)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当然最值得瞩目的是瑞亲王的幼弟申锯。瑞王四兄弟四个妈,家教再好名额就三个,瑞王以下,二弟还没来得及考试就夭折,但他妈把位置占住了,三弟申凿为通江王,这也是个有名的学者,博览群书、通古博今,号称贤王。

申锯自幼受两个哥哥教诲,虽然没有资格参加考试,但才华却刚刚的。看到朝廷开了口子,他也就很乖觉,撰写了戏曲《雨霖铃》,一看就是说唐明皇杨贵妃那点事,词曲婉转,情真意切。

汪舜华看了,笑笑,批复: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申锯一呆,旋即奉上了《丽人行》,说的是杜甫名诗里的那些事。

汪舜华点头,很有点意思了;申锯再接再厉,写了《杜甫游春》,写杜甫春游长安,看到村媪卖儿、宦官跋扈,痛责玄宗因情误国的罪恶,揭露“昏子谜做三公”的荒唐现实。

汪舜华极是满意,好像文学史上有差不多的?管他呢,反正热门题材就那些。

建极二十一年春,申锯被破格封为南川安靖王。

历史类作品极受欢迎,现实类作品大量涌现,还有一类作品也日臻成熟:公案武侠小说。

公案戏受到观众欢迎,但这年头查案的手段有限,甚至有时候要借助鬼神,而且普通观众搞不懂那些术语,怎么办?

——塑造一些具有超能力的侠客,让他们能够飞檐走壁、神出鬼没,帮助清官破案。

这类侠客开先只是在公案戏里当配角,但很快就独立出来。

有人说“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现实日子过久了,向往那个可以快意恩仇的江湖。

当然,学梁山好汉绝对不行,朝廷不会认可;但是离开了清官,侠客也可以自己抱打不平、行侠仗义,只要最后是在清官、在朝廷的主持下完成除暴安良的任务,就不算以武犯禁,而会被纲常名教容纳;如果还能求取功名、报效国家,那就算皈依正道。在此过程中,侠客们也不用再绝情泯欲,也可以铁汉柔情、也可以娶妻生子,“英雄至性”与“儿女真情”可以兼容。

第381章 文人也疯狂(下)

建极十八年以后,明朝的文学又多了一个新的题材:拯救世界。

战争与征服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日子越来越好过的明朝人民发现周围的蛮夷,不对,新同胞们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亟待他们的拯救;而朝廷派出的官员不负所望,他们爱民如子、用兵如神、目光如炬,对待受苦的新同胞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前朝余孽像秋风扫落叶的无情,简直就是上天派来拯救世界的宣慰使,光宗耀祖、荫及子孙。

不仅如此,新同胞们仰慕朝廷的威德,不畏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千辛万苦,千方百计也要到北京朝贺太后皇帝;新同胞们也羡慕同胞们的威武风雅,那里的美女仰慕大明将军的威严、士子的风流,男子……算了,想到北京求学,回去感化冥顽;甚至大明的商人,带的不只有商品还有火炮,登陆某个繁华的小国干掉凶残暴虐的国王,献给朝廷,朝廷不仅可以免了这里的关税,还可以任命你为宣慰使,权倾阿不教化一方,光宗耀祖,荫及子孙,多爽!

总而言之一句话,大明、北京就是正义、就是光明、就是希望。

灯塔算什么,大明可是明并日月,十二个时辰全天候无死角照耀着你温柔着你!

大明朝的文人突然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比美貌小姐落难书生浪荡公子青楼佳丽更值得去写的。天地那么大,舞台那么宽广,足够他们一边纵横驰骋建功立业开疆拓土,一边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顺便收获一大堆美女的仰慕;甚至女作家们也发现——开疆拓土的将士中,居然还有齐良玉等巾帼英雄,御前也还有何青玉等女学士,于是她们可以一边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一边在朝堂上挥洒自如顺便收获一堆英俊的王子公子的仰慕——后面的尽量不要浪费太多笔墨,点到为止,还是要注意教化。

新同胞这个词是汪舜华的发明,群臣提到过,用“归正人”。汪舜华想了想,到底摆手,当年宋朝衣冠南渡,北方沦陷区的人民大批南下投奔,其中包括著名的辛弃疾。但南宋小朝廷对这些英雄豪杰居然视若无睹甚至歧视,引发大量归正人的不满,使南宋彻底断送了北定中原的可能。

既然已经是一家人,不听话就该打板子,表现的好也不妨用,表面上一视同仁,下面才有进取和融入的积极性;反正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人数又超过,只要一把尺子量到底,还怕谁反超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