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904)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以后开疆拓土的几率太小,估计都是平叛;让人家善后,也要让人家露脸不是?

皇帝自然是想让王越帅兵出征的,但是想到上次的事,觉得还是换人比较好,他也担心下面功高震主、权大难治;卫国公李定堪称托塔天王转世,但清宁省也是要紧的地方,何况距离太远,这要是派人去大成宣旨,他再前往青海,估计黄花菜都凉透了;定襄侯郭岳英勇无敌,但是太年轻,缺乏指挥千军、独当一面的能力;于是招保国公朱永、芮国公李瑾、容国公赵辅等人商议。

李瑾曾经率师入川平叛,熟悉情况,当即向皇帝汇报:

“松潘到拉萨,有南北两条。南道由松潘大渡河谷一路南下,经茂汶、理县、金川,入巴塘渡金沙江,然后到芒康,翻宁静山至察雅,然后北上,从昌都、恩达、嘉玉桥、洛隆、硕般多、边坝、阿兰多、嘉黎,翻过楚拉山,抵太昭,再翻过鹿马岭,到达拉萨。这条路要翻几十座雪山、大河和峡谷,道险人少。”

“北道由松潘到阿坝、甘孜向西北而行,直达青海的玉树,经类乌齐、丁青,到达索曲河河谷,可沿驿道长驱直入,从西宁到拉萨。这条路大多经草原、河谷地带,所以百姓迁徙、旅商往来,多经此路。”

他认为:“兵贵神速,若是不用重兵,取道南道,反而出其不意;只是这条路气候多变、艰险难走,民谚有云:‘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腊,学狗爬。’一年之中,也就半年稍微能走,若是耽搁了,就只有待来年了。”

皇帝不说话。

李瑾小心翼翼的请示:“若是从松潘出奇兵,固然是上策,只怕难救西宁燃眉之急,反而误了圣上大事。臣以为,可以调集陕甘军马,从青海进军;若是道路可行,辅以精兵从松潘进军。”

他略微思考:“松潘卫指挥使张显,当年与臣平定戎县山都掌蛮。此人英武果敢,多谋善断,而且在那里多年,熟悉情况,可以配合出兵。”

虽然这是太后执政,毕竟是皇帝亲自主持的,万一进军不利,折损军马甚至败亡,皇帝脸上不好看,大家都得吃挂落。

皇帝顿悟,跟母亲商量,汪舜华想了想:“稳妥起见,还是让王越跟着去。这是你初出茅庐的第一场战事,关乎西北地区的太平,也关乎你的威望,多耗费些钱粮没关系,一定要赢。”

皇帝本来很是欢喜,一听这话,看着母亲,突然有所触动,强忍住了,谢过母亲,出来安排。

第385章 大阅(上)

三月十五日,刚拿到爵位的王公们正在西苑赏花赋诗,点缀太平;后宫传来捷报:“李选侍生下皇七女。”

散了酒宴,还回本仁殿继续看奏疏。

汪舜华提醒皇帝:“弄瓦之喜,你还是去瞧瞧吧。”

皇帝笑道:“没事,让皇后去瞧瞧;该有什么赏赐,循例给了。等忙过了,我再去瞧她。”

确实很忙。

青海的战事还没有结果;卧病多年的理亲王音埑薨,享年四十九,追谥顺王,后事要隆重办理。皇帝辍朝三日,亲自到王府奠酒,看世子膺鉟哭的肝肠寸断,劝慰了几句,他不知道历史上膺鉟居父丧不循礼,被属官劝谏还闹出了杀人灭口的事。如今在北京,虽然坐吃山空不思进取的比比皆是,但如此胡闹的并不多,没人敢拿性命开玩笑。

从江南回来,皇帝胸中憋着一口气,今年开年,就亲自部署扫黄打非工作,如今全国各地都在统一行动,对涉案官员要追究、买逼良为娼的也要处置。

西域南洋各国遣使来朝,这是大事。

以前朝廷不大爱接待他们。景泰七年撒马尔罕来朝贡马驼、玉石,礼部就抱怨以前给赏太重,要求削减,景帝同意了;礼部又说他们贡献的玉石基本都是次品,能用的只有六十八斤,剩下的五千九百余斤都不能用,让他们自己处理,景帝也同意了。

随着汉昌省的设立,西域各国往来日益密切。

汪舜华看着地图,不得不感叹蒙古帝国真是武德充沛,比汉唐都能打;而明朝虽然厉兵秣马十年,征服多个地区,但还是远远不如;未来几十年,大概率也不会对外扩展,充其量地图开疆,跑马圈地;剩下的反而是平叛。

她对中亚那一大片了解有限,只知道一堆斯坦,还有个号称“帝国坟场”的阿富汗。

虽然只是调侃,但这片区域贯通欧亚,是东进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而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历史宗教文化更是错综复杂,想要占领不容易,想守住更难,搞不好真的泥足深陷,敲响帝国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