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911)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应该就是他了,好像万户的故事是出口转内销,搞不好是昆仑凯申一类的故事。

汪舜华寻思着,不是说升空后爆炸死亡吗?

想了一下,一个成年男子的体重外加设备重量,怎么也得200公斤往上,要克服巨大的地心引力,肯定不是几只烟花火箭能够搞定的,看来这也是后人美好的想象。

山寨版的火箭不靠谱,其他东西也不见得能够好到那里去。因为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知识教育,资深的还可以凭借经验,普通人瞪大了眼睛也没什么发现,觉得去翻古书是个不错的选择——子墟真的不是一个人。反正砖石大道上的发明基本上只有铭牌,没有实物,如果能把自己做的摆上去,似乎也不错;甚至科学院各部门也在古书中找灵感,复原失传的技艺。

当然惊喜还是有的。苏州工匠许正明陪着孩子玩竹蜻蜓,想到《山海经》中奇肱国人坐飞车的故事,就想造一架飞车。他殚精竭虑,用了三年才画出图纸,反复修改;只是囊中羞涩,无法实践。

苏州知府肯定觉得这是个神经病,无奈大boss也年老糊涂,说不定臭味相投。于是本着撞运气的想法把他给送到北京。

汪舜华看了图纸,这个飞车形状像一把圈椅,下面有机关和齿轮。人坐在椅子上踩踏两块木板,上下机关旋转,借助风力飞起来。

汪舜华陪孩子们玩过竹蜻蜓,这是一种简单的儿童玩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竹柄,二是“翅膀”。玩时,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旋转一会儿后,才会落下来。

她没有去研究竹蜻蜓的原理,总不过是推力阻力重力那些;觉得飞起来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但是飞多高、飞多远恐怕就要打个问号了——虽然历史书上冯如的飞机外形也很简单,但只有踩着飞行,估计拿来做旅游项目不错,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汪舜华到底没有拒绝,让他去科学院办差。饭要一口口的吃,很多东西需要技术积累;只要做出来模型,就可以载入史册;况且如果这是个好木工,飞车做不成功,说不定能够在其他方面有所突破。

许正明很高兴的道谢,下去准备了;原本反对他搞这些的妻子知道他居然成了设计师,也跟着高兴起来。

中元节前,董方回到北京复旨。

在徽州大半年,可以说硕果累累。

借着瓜田命案,董方允许百姓到府衙喊冤告状。毕竟是程朱阙里,百姓的政治敏感性很高,或者说大家族势力很强,没有多少百姓前来告状;但是董方自有办法。

徽州地少人多,男丁往往成年,就结伴出去经商,甚至一二十年不归,以致父子、夫妻不能相识。

为了保证家庭的稳定,宗族对女性的防范十分严厉,从小“教以三从四德,而嬉笑怒骂皆严禁之”。女人除了操持家务、孝顺公婆,不得出村游戏,不得朝山看花,更不能与男人闲谈。为了将女人禁锢在家中,缠足之风极盛;为了传宗接代,早婚的现象很普遍,甚至刚出生便被人抱走充当“童养媳”,以致当地流传着“十三爹,十四娘”的说法。

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在徽州男人走南闯北,纳妾生子的时候;很难说表面一滩静水的徽州就真的没有任何波澜。

没人喊冤没关系,董方从现有的案件开始查办。从调解当地大姓汪家和黄家田地争端开始,挑动两家互相攻讦。将原先汪志成种的地判给了黄友德。果然,汪志成不服,汪家族长汪志德让他等钦差走了以后,两家协调;但汪志成不干:“这是钦差断的案子,难道歙县或者徽州府敢推翻钦差的结案?”

于是控告黄友德侵占河边滩涂,黄友德不甘示弱,骂他趁着弟弟汪志友病重,低价买了弟弟的田地,气死弟弟、逼死弟媳的往事。

好几年了,即便开棺,怕也查不出什么。

何况,徽州的风俗,要想开棺,那是做梦!

但董方算是找到了借口:已经死了的不要紧。徽州府有六县,弘治年间有12.5万户,人口近60万,如今这个数据多出了近一半,接近90万。

这么多的人口,自然每天都有生老病死。

有了这几个案子的铺垫,董方就宣布,恐怕有人害命,必须验尸,方许下葬,否则一律重处。

董方和一起办案的官员态度很明确:除了那种确实老病死的,是怎么都能定罪的:年轻的小媳妇,有没有受过虐待?有,那肯定是逼死的,虐死的;中老年突然病死,是不是儿子媳妇不孝气死的?那就是不孝!那可是大罪啊!

当地士绅当然不愿意钦差这么干,煽动村民一起到府衙请愿,但是董方态度坚决,锦衣卫就在这里,当然人太少办不成事;徽州府的衙役都是本府临县的,没关系,那就从南京和附近州县调人,先把带头闹事的抓了。如果前些年,肯定是群情汹涌,要哭庙、甚至要聚众掀衙门,但是经过朝廷几次收割,都知道不能硬抗;更重要的,男人大多离乡了,剩下的多是老弱妇孺。他们平时没办法搞事,但这时候让他们出去顶事,也不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