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921)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汪舜华亲口问了,没这功能!

汪舜华当然知道曾侯乙墓在哪里,毕竟名声太大,纪录片就拍了好几部,国宝节目也经常说;但不可能派人去挖,要保护太难,技术上跟不上,何况天灾人祸的,说不定出土就变成浩劫。

甲骨文同理,虽然在安阳一带,这玩意估计还在被当成疗伤圣药被涂抹,但毕竟大半部分被埋着,万一身价飞涨,估计那地方很快会被挖的遍地狼藉,想想萌萌哒的妇好鴞尊、精美绝伦的云纹铜禁还有美轮美奂的莲鹤方壶,还是算了。实在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私心,让这些国宝遭遇任何不测,除非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既然不能挖,就自己造,不相信明朝的技术比不上春秋战国的,虽然在青铜冶炼方面确实比不上。

于是和群臣商量:“大宴乃华夷宗室臣工所观瞻,宜举大乐。迩者音乐废缺,无以重朝廷。”

薛瑄马上跟上,从音乐的起源、发展、功用开始,认认真真的分析当前雅乐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音乐不协,风气不正,您教化万方也就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内阁、礼部、太常寺也很支持。后代音乐只是娱乐,但在现在被赋予了政治含义:音乐不只是抒发感情、发泄情绪、表达情意而已,它的正与不正,关系着一国的治乱、社稷的安危以及个人的心境与健康,是严肃而绝对不能等闲视之的!听中音,纳和声,出嘉言,修正德,才是中正之道;否则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就是礼崩乐坏、国将不国的节奏。

既然不满意,那么就做。

首先是选人。之前已经选了一批,不够,要制度化规范化,有优秀的音乐人才,允许官府推荐,也允许自己报名,由乐府定期考录。

其次是规范乐曲演奏。雅乐辞章已经调整,照着弄就行。

最后是乐器督造,其他的琴瑟箫笙笛篪搏拊柷敔什么的都还好,历代都有,关键是编钟,音色确实不够;太宗又仿宋景钟铸造了太和钟,高八尺一寸,拱以九龙,柱以龙虡,建楼于圜丘斋宫东北,浑厚是够了,但也太单调了。

因此,建极二年冬,和群臣商量重新铸造编钟。

但群臣普遍反对。

商辂就出班进谏:“铸大钟与铸大钱,都不利于积聚民财,反而会绝民资而鲜其继,造成民离财匮,世政不和。”

他提到了春秋时期周景王姬贵想造一套名叫“无射”的大型编钟,从臣子到伶官都不同意,就是因为耗费太大,国库承担不起;最后虽然勉强铸好,赶上周景王去世,就被说成是因为铸钟闹的。

汪舜华当然知道,编钟不是那么好铸造的,这东西流行于商周时期,随着青铜时代的落幕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首先用料是黄铜甚至黄金,造价很高,不是盛世根本就不要想。虽然周景王时期王室威望一落千丈,逼得他老人家常向诸侯打秋风,为此还留下了个“数典忘祖”的典故,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能让府库空虚,可想而知真是烧钱。

而且技术要求很高,本来就是贵族圈子的游戏,随着战争和饥荒,工匠死去,技术失传,自然很难复制。汪舜华想要复制曾侯乙的传奇,群臣不知道这事,只是认为太宗已经铸造了编钟,如果没有大的突破,就不必另外再弄一套。

尤其接着就是改革,朝廷根本没有精力弄这事。

直到建极六年改革初步达到成果,至少官员不用跑地方督工可以留在北京研究、朝廷也有余钱,这件事才真正被提上议事日程。

太常寺卿夏衡,堪称书画大家,对音韵也有研究,但编钟制造也是头一遭;工部尚书白圭,一边忙着修北京外城,一边还得忙这事。两人会同精通音律的专家仔细商量,又把《考工记》等专业书籍翻出来,做成图纸,呈请太后审阅。

哪知汪舜华看了就说不行。她见过复制品,也看过专题片,曾侯乙编钟的奥秘就是它是合瓦式的,也就是两个小半圆合成,而不是正圆形或者椭圆形;另外就是加的微量金属比例,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周礼·考工记》有载:“金有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也就是说编钟剂量铜6锡1,比例高了低了都不行。此外还需要精细的磨砺。接着翻书,《梦溪笔谈》有载“古乐钟皆扁,如合瓦,盖钟圆则声长,扁则声短,声短则节,声长则曲。节短处声皆相乱,不成音律。”扁钟发声短促,无延长音,圆钟有较长的延长音,在快速旋律中,各种频率的音会相互叠加而不成音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