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936)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诚泳口中赞叹:“其父帕查库特克在位时,在首都附近兴建一座卫城,尚未完成便去世;尤潘基继承父志,征调大批百姓动工兴建,不过迄今尚未完成。”他努力形容:“那石头大得惊人,他们不用铁器切割打磨,也没有车马机械来运载,若非亲眼目睹,实在难以置信。”

皇帝听得津津有味,汪舜华若有所思,宗室群臣则是半信半疑。

第398章 海外(上)

景泰省的形势因为永宁长公主的雷霆出击迅速稳定下来,尽管知道会砸中很多无辜的花花草草甚至无辜的比有辜的都多,但这无关紧要。

只要能稳住景泰省的局势,死再多的人都不过是数字,甚至土著,连凑数的资格都没有。

汪舜华也没有想到,当年那个乖巧伶俐、喜好诗文的女儿,居然这般果决。

简直不减古人风采!

有了这样的想法,汪舜华和皇帝商量,准备命永宁长公主为景泰省的总督。

皇帝错愕了一下:“这没有先例啊。”

汪舜华道:“如今下诏,就有先例了。”

皇帝犹豫着:“姐姐毕竟是妇道人家——我不是怀疑她的才德,只是姐夫刚刚去世,几个孩子都小,她一个女人孤零零的在万里之外操持军务,尤其当地语言不通,盗匪横行,我实在为她担心。不如早些让她扶着姐夫的灵柩回来安葬,承欢母后膝下。”

汪舜华道:“我何尝不心疼她?可是国事为重,你姐姐的奏疏你也看到了。当时情况紧急,文武官员和三军将士犹豫不定之时,你姐姐挺身而出,主动提出把你姐夫埋在景德府,还说将来她也要埋在这里,这才稳住了军心。虽然如今局势渐渐平稳,但是景泰省上下,势必以她为主心骨。如果她此时带着你姐夫的灵柩和孩子们回来,那么将士们会怎么想?会不会认为朝廷有意放弃景泰省?”

“你还记得怀德省吗?说真的,怀德省这一战原本是可以免除的,单说历史,可比云南根正苗红的多!云南在元朝才第一次真正被纳入版图,而安南,则在秦末就属于中央王朝的实际管辖下,汉武帝开始更是正式设郡,不管名字如何变化,但建制一直稳定。”

“可是前些年,云南是朝廷行省,而安南却成为藩属,什么原因?安南缺少一个沐国公!云南人敬畏沐国公,安南人敬畏英国公。沐国公永镇云南,所以即便期间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叛乱,到底始终没有分割出去;可是英国公虽然三次讨平了安南,却没有留下来镇守,他一走,叛乱又起,于是宣宗最终放弃。”

“景泰省的情形比云南和安南复杂得多,距离又远得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世代镇守,想要以夏变夷,那是痴人说梦!沐琮讨平了景泰省,如今你姐姐又平息了叛乱。沐家是最好的世镇人选,只要她在,叛党就不敢再轻举妄动;否则,即便是你弟弟镇守,也要重新再杀一遍、收一遍人头,才能树立威严——这些年他就在景泰省,如果不是不得已,镇守大臣不会放弃他选择你姐姐;可如果杀不过,就要重蹈当年怀德省的覆辙。怀德省可以失而复得,而景泰省,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拿回来。”

皇帝叹了口气:“母后所言极是。”

汪舜华亲自在任命永宁长公主为景泰行省总督的诏书上用印,同时赐下宝剑和印信,命她裁决景泰省一切军政事宜,包括死刑犯的复核等项,无需上报中央批准。

当然,齐亲王既然在景泰省,暂时也就不要离开,免得动摇人心。

王恕大声反对,担心酿成新的藩镇割据,汪舜华叹息了一声:“景泰省情况特殊,何况永宁是我的女儿,此事下不为例。”

即便如此,汪舜华也不忘叮嘱女儿:“万一真的守不住,还得痛下决心,断尾求生。”

汪舜华很清楚,现在明朝的疆域,已经突破了古典文明时代的极限,放弃边边角角,即便不甘心,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而如果朝廷一味的坚持,反而有可能失去更多;甚至将来如果出现一个唐玄宗一样的君主,搞不好会重新上演藩镇割据的悲剧。

但如果割据势力仅限于南方,朝廷也不是不能接受。

说到底,疆域在大炮射程之内。

回宫抱着出云接着哭。这孩子自小和父母分离,但是听着父亲的故事长大,孺慕之情甚盛;自从得知父亲讣告,终日哭泣,水米不进,皇后和公主们每天陪着。

皇帝看在眼里,又想到自己姐弟也是幼年丧父,传旨:“册封出云为景德公主,以嫡亲公主之礼相待。”

群臣进言反对,皇帝拍板:“景国公自十五岁征战沙场,建功无数,何惜天妒英才;如今两位公子年少,朝廷厚待其女,以彰报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