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952)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分割线:

汪舜华: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其实我只是想吃一口炒土豆丝而已。

小剧场:

(一)

景帝:好香~这也不是祭祖的日子啊,这什么东西啊?——太祖太宗,你们快看,皇帝烧的祭文,他亲手摘的,亲手刨的,亩产三千斤!

宣宗:什么亩产三千斤?做什么梦啊?还没睡醒?

太宗:皇帝亲笔写的祭文,好像是真的。

太祖:我看看——哇o(╥﹏╥)o真的这么高产吗?要是真的能亩产千斤,天下百姓就不会饿肚子了;如果当年有这个好东西,我爹妈哥哥就不会饿死了,呜~~~

太宗:呜~~

仁宗:呜~~

景帝:呜~~~

宣宗:呜~

隐帝:(/▽╲)呜~

(二)

太祖:祁钰,你媳妇是不是设了个洪武省?

世宗:是,就在美洲;还有懿文省和永乐省。

太祖:是有土豆、玉米的美洲?

太宗:是有金鸡纳霜的美洲?

太祖:哈哈哈,好地方啊,老夫要亲眼去看看,什么地方能长出这样的祥瑞粮食!

太宗:哈哈,是好地方,早知道有这么个好地方,当年也不用一再下南洋,直接去西洋,有了这宝贝,耕耘南方得少死多少人。

太祖:还有懿文司,在哪儿?

隐帝:在这,生生从脚上宰了一刀。

太祖:好,好,标儿跟着我好,哈哈,赶明儿咱们爷俩一块儿去看看。

朱标:还有我?

太宗:还有我呢~大哥,我的好大哥~

太祖:同去同去!哈哈哈,玄孙媳妇有孝心。

隐帝:(⊙o⊙)……

仁宗:我呢?我在哪儿?

宣宗:还有我呢?

隐帝:(/▽╲)

世宗:┓( ′A` )┏

第405章 归去(上)(建极二十六年,1483年,立元1704年)(附小剧场28)

建极二十六年的大朝会一如往常,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没有出现任何差错,甚至没有人置喙太后为何依然上朝。

新年期间,王公和三品以上重臣们得到一样特殊的新年礼物:一包不到一两的藜麦。

这是青海省刚送来的。

因为路途遥远,使者星夜兼程,到底因为大雪没有在年前送达。

藜麦在印加国几乎俯拾皆是,甚至被尊为粮食之母。前番礼亲王世子自然没少带种子回来。因为原产地主要是在高山地区,因此礼亲王世子提议也照此试种,但也留了一部分给其他地区;一来因为山区确实人少,还有各种野兽出没,试验有难度;二来大家都倾向粮食总是在平原地区生长更好。

但是去年中秋以后,华北、华南、辽东、怀德以西以南等地的消息相继传来:在平原地区试种失败,在山地种植产量也不高;甚至青海的西宁,结果也不如人意,最多也不过八斗,味道也远不如印加所产。

其实这已经很不坏了,只是土豆玉米实在太高产,拉高了大家的希望值,免不得在心里念叨估计藜麦不适合中原。

但是去年秋,青海省的海西府终于成功试种出了藜麦。二十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了惊人的两石,味道香浓,并不弱于印加。

如今藜麦送到北京,君臣终于相信:藜麦,也可以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

元宵节的灯火一如既往的绚烂。汪舜华看着“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盛大场景,听着《春江花月夜》的优美乐音,缓缓闭上了眼睛。

如今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有交给时间了。

不如归去。

功成身退,保全晚节。

二月二十五日,北京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

从建极五年六月兴工至今,近二十一年,动用民工20万余,仅人工费就超过五千万两,总耗资更高达二亿两,约全国两年财政总收入!

因此,这样的大喜事,汪舜华和皇帝都出席了。

车驾浩浩荡荡的出宫,登上正阳门,俯瞰这座宏伟的城市。

整座城市布局严谨,结构对称,排列整齐。内城九门,外城四面则各有五个城门,贯通29座城门的10条大街是全城的骨骼;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整整齐齐的112坊,近似一个棋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煌煌气象油然而生。

长安街没有贯通,汪舜华有点小小的遗憾,但是没办法,这年头首先要考虑的还是政治需要。

此时红日初升,东风送暖,看着城中百姓敲锣打鼓,三呼万岁,皇帝还在高兴地招手,汪舜华突然冒了一句:“皇帝,把年号改了吧。”

建极纪年二十六年了,要想让天下都知道是皇帝主政,与从前不同,最有效的方式无过于改换年号;再说,自己积威深重,皇帝未必愿意顶着母亲的年号继续过日子,一辈子生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下;尤其这个年号与亡兄名字同音;当然从私心来说,不能名正言顺的登基称帝,独自占有一个年号,也可以稍微慰藉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