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966)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皇帝大怒:“此辈名为卫道,实为禽兽!”

更严重的是,有几个宗室子弟找了几个貌美的歌妓,公然在府里搞起了无遮大会,笑声浪语,传达于外;此外,还有求官的、求地的、求盐引的不绝如缕;这边粮库失火,那边有人盗卖库粮;这边求河边沙滩,那边说水利工程劳师动众,罢了吧!接着又说起主持工程的某官贪污多少、某海关的官员走私多少。一边说着“举国言利,人心大坏”,一边说着皇帝您老不小了,该立太子了,要么长子,要么嫡子,言下之意,废个皇后试试?——如果不是太后连军权和禁军权力都交出去,这会儿恐怕又要说太后包藏祸心,要让她好好呆在后宫养老了。

这才几天,就按捺不住了?

该表态了,否则还真以为自己是个软柿子。

汪舜华在心底发出一声叹息,当一个旧时代逝去的时候,总会有人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为它殉葬。

小剧场:

隐帝:祖宗,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太宗:你有什么想法?一边呆着去,只要一天还是大明天下,就别想跑出去祸乱江山!

隐帝:不不不,不敢。我是想祁钰那么多香火钱,是不是应该拿出来供给各位祖宗使用?

仁宗:这事你已经提过几次了。

太祖:你不要挑拨离间,祁钰是好孩子,景泰省的香火钱,他也交了的。

隐帝:只是交了一成而已。父母在不分异,如今列祖列宗都在,祁钰怎么能自己藏私房钱,还是两份,建极省的那份也归他;就不说吴太后的那份了。他一人,能用许多钱?

宣宗:这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隐帝:这话臣从前提过。祖宗们心疼他,说不知道景泰省能不能坐得住,所以只让他出了一成,如今看来侄女有本事能坐住,既然以后都有这笔钱,怕他一直留着不妥当吧。

懿文:确实有道理,不过将来永乐省的香火钱是不是也应该交出来?

太宗:让你多嘴!

隐帝:(*/ω\*)o(╥﹏╥)o

第410章 情事(弘治元年,1484年,立元1705年)

弘治改元的第一天,春光灿烂,惠风和畅。

汪舜华在颐和园里接受了后妃的朝贺,听内官说起今天皇帝在皇极殿大朝宣布大赦天下的盛景,仿佛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人一闲下来,时间就很快。

今年的会试,有两个女子拿到了入场券,一个是程敏政的长女月华,十六岁,自幼在女学进学,向来以才学闻名。与她同龄的潘碧天,天台人,八岁能诗,名动江南,被誉为“有唐人风韵”。汪舜华读过她的“夜久人未眠,碧水荡秋月,未见云外户,先听水边松”“不知燕子栖何处,此际东风依旧回。明月晓光移槛白,芙蓉秋色映江红”,可与汉班婕妤“玉阶”之赋、“纨扇”之词相媲美。

可以想见士大夫们的愤怒,弹劾顺天府主考官徇私,才子们也齐聚孔庙恸哭,大骂奸佞当朝,国将不国。

好在才子们虽然能哭,但不会真正放弃会试。

遗憾或者庆幸的是,这两个女孩子都没能取得殿试的资格证,想来还是平日诗词歌赋写得多,八股文做得少,对圣贤经典研究还不透彻。

饶是如此,程敏政自然遭受了新一轮猛烈抨击,不得不提出辞职;皇帝摆手:“会试选材,唯贤是举。”

他知道程敏政同意女儿参加考试,本也是存了支持太后皇帝的心思;女人不是新省的,朝廷没有预留名额。

既然有人要借女人考试做文章,朝廷也就必须以更大的毅力把这件事摁下去,确保改革的总基调不偏离。

有了这样的事,所有人关注的焦点不是李旻、白钺、王敕三鼎甲,而是这个两个少女,演绎了无数感天动地的故事。无数人传说,其实这俩人已经考上了,只是发榜的时候删掉了名字;有的说程敏政鼓动女儿参加科举,其实是为了献给皇帝留条后路;也有的说,潘碧天是反出家门,和她父母恩断义绝,才混进了考场;还有的说汪太后要求考官必须录取,遭到考官的断然拒绝。

皇帝带着点遗憾和释然来见母后,汪舜华倒很坦然。事实上,程月华和潘碧天能走进乡试考场就已经很出乎她的意料了,本来以为这一天要一两百年以后才能到来;能走进会试考场,那简直就是石破天惊;再往前,谁都不敢设想了。

毕竟三年一科的会试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多少名满天下的才子也难保能登科,两个黄毛丫头能一举中第,那才是天方夜谭;再说,真要是考中了,以后安排也是麻烦事。远方外地,人生地不熟,真要出了什么事,她们和家族难过,朝廷也丢脸;留在北京,只怕百官更要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