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断狱(872)

作者: 离人望左岸 阅读记录

再者说了,段兴智面相平庸,女儿估摸着也好看不到哪里去,倒不是杨璟掀起人家长得丑,而是见面之后,万一清河郡主长得有碍观瞻,自己再拒绝,难免给人以貌取人的嫌疑,若答应下来,又委屈了自己,倒不如不见了作罢。

然而段兴智却朝杨璟道:“本王也不瞒杨大使,毕竟这件事全赖杨大使去促成,若能玉成此事,杨大使可就是我大理段氏和大理百姓的大恩人了!”

段兴智说到玉成二字,杨璟心里不由紧张起来,玉成好事可不就是婚配的问题了么!

不过杨璟还来不及婉拒,段兴智已经继续开口道:“杨大使,小女清河郡主已经及笄,正是到了婚配的时节...”

杨璟一听,乖乖了不得,还真是这档子事儿!

旁边的鹿白鱼也已经低下了头,隔着老远都能够闻到一股子老坛酸醋的味儿。

然而段兴智接下来的一句话,却将杨璟心中所有的幻想都给打灭了!

“本王想让杨大使将小女儿带到大宋,若大人能说服大宋官家纳小女为妃,本王便能够得到大宋官家的册封,我想大使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到时候本王也就有了抗争的本钱了!”

原来段兴智打的是这个主意!

只要跟大宋官家赵昀扯上亲家,得到了新的册封,段兴智便相当于得到了大宋的全力支持,若高氏再搅风搅雨,都会被视为在挑衅大宋!

第四百一十五章 清河郡主见客献艺

和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和甚至增进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但却以牺牲女子的人权为代价,所得到的只是表面上的友好,决定两国走向的仍旧是利益。

但这种制度在古时却方兴未艾,也缔造了几段佳话,强盛如大唐贞观,文成公主都要嫁到吐蕃去,而更早的汉时,王昭君出塞的传说仍旧在流传。

可谁又会去探究王昭君出塞之后的生活和遭遇?

王昭君本是个宫女,但一直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听说北方的一个匈奴单于跑到大汉来,跟皇帝要个妹子当媳妇儿,又见其他人害怕荒漠而不肯嫁,一心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王昭君,便主动请缨,嫁给了那个单于呼韩邪。

可她没想到的是,匈奴人的习俗与中原汉人不同,呼韩邪单于死后,她被迫嫁给了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而过了十一年,复株累也死了,她又要嫁给复株累的长子,也就是呼韩邪的孙子!

对于中原汉人而言,这是丧失人伦的腌臜事体,那时候王昭君才三十几岁,她再也不愿意这样下去,便写信请求大汉天子,让她回归中原,大汉天子认为这样会破坏与匈奴的关系,让她继续留在匈奴,王昭君最后选择了服毒自尽。

王昭君很多时候被人视为和平使者,认为她在为国家牺牲,但这里头未尝没有她渴望追求属于自己人生的因素,无论如何,如果没有和亲制度的话,这一切也就不会发生。

顺便提一嘴,说起这个和亲制度,却源于英明神武的刘邦,当初刘邦被围于白头山,靠着贿赂才逃脱出来,匈奴的冒顿单于垂涎吕后的美色,便写信给吕后。

冒顿单于在信里头说,如果吕后能够与他同床共枕,他就偃旗息鼓,否则就要打到长安,活捉刘邦。

吕后虽然很羞愤,但实在惹不起冒顿,便回信说,我是个老婆子了,你想睡美女,中原大把,回头我送一些宫女给你,你就别打我老公了。

总之这个和亲制度也就这么一回事,似王昭君这样,在她的心里,其实是想逃离皇宫的苦闷寂寞生活,但在客观上,她确实为大汉帝国做出了贡献和牺牲。

可反过来一想,堂堂大汉帝国,需要靠出卖一个女人的生活而获得喘息之机,何尝不是一种耻辱?

无论如何,和亲制度也就这么渐渐形成,往后也愈演愈烈,女人成为了权力和战争的附属品和牺牲品。

段兴智在这个时候将清河郡主推出来,想要借此得到大宋的支持,以压制高泰祥,在政治上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手腕。

这也就是杨璟讨厌政治的最主要原因了,虽然政治时刻在强调是为了人性,但政治的斗争和政治手段,却一点人性都不讲。

政治是大,人却很小,而小的人,只能为大的政治牺牲,很多时候就会产生许多看起来合情合理,却最没有人性的事情来。

在杨璟看来,他非常反感这样事情,就好像赠送大熊猫一样,用大熊猫来作为和平使者,但你考虑过大熊猫的感受吗?

在杨璟看来,无论是女人,还是大熊猫,都是让人心疼的。

可站在大宋官员和大宋使节的身份立场上来讲,高泰祥一家独大,大宋势必要吃亏,如果能够接纳清河郡主,再度册封段兴智,支持和扶植大理段氏,对于大宋而言,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