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点我一下,马上暴富[快穿](309)

作者: 甜椒冰茶 阅读记录

“……现在才发现,不工作也挺好。”她的声音又轻又散。以前做的那么拼命,做的又不好,更多时间都是在迷惘挣扎中度过。到了天命之年,她不得不也认同一个社会上流行的观点:文艺青年,不要想太多。想笔直站着把钱挣了,没有那样的好事。

眼前的月满书屋,摆满了花花绿绿的书籍,不是她喜欢踏入的那一种。但就是靠这些通俗读物和咖啡餐点,马上卖出千元以上的销售额。数字不会说谎,她不得不认账。

母子俩说了几句,此后傅明玉借口不打扰生意,自己安安静静地离开。沈珏吃完饭,思考了一会儿,打开了某宝,准备弄个网上店铺。

傅明玉的遗憾,他听懂了。但他不准备在线下去弥补这份遗憾。

针对于线下实体运营,他的思路很清晰。店铺经营,每个阶段都有最优先要去做的事。月满书屋目前仍是垂死挣扎、不能自保的情况,没有稳定的客源,没找到自身的经营特色,也没有品牌文化可言。活下来,才是第一位。

没有客源,就只能先抓住附近零落的散客。抓住散客,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满足他们明面上的需求,以及挖掘他们内心深处潜藏的需求。由此延展出来的经营特色,即是因地制宜,建立与周边相结合的,融入日常的生活型书店。

与月满书屋以前独立、文艺的小众定位相去甚远。沈珏却不在乎。

在他眼里,书不比书更高贵。都是一类文化信息的载体,下里巴人难道就比阳春白雪低一头?

但月满书屋是父母的心血,如果做小众独立的路线是父母的愿望,他当然也乐意试一试。

只是,不在线下。

线上线下,顾客购书时思路全然不同。线下注重看书的内容,也像在丛林中狩猎,期待着发现崭新的前所未见的猎物。线上更像定点狙击,因为明确要什么样的书,这才上线上书店去找。

没有内容优势,自然就得比拼硬件。线上书店角力,第一重头就在价格。网上经营没有房租开销,图书毛利率能够从30%左右直接拉升到50%,类似让利、折扣的活动,做起来也为得心应手。逢年过节,往往就成为大型图书经销商赔本赚吆喝的狂欢日。

其次竞争的,则是图书的覆盖广度。对于顾客来说,网店千千万,这家找不到那就换一家,谁家能最大范围满足读者刁钻古怪的需求,谁就能出奇制胜。有些店铺甚至不做正版,专卖境外学术图书的盗版影印本,都能积累起第一桶金。

若是要做一个专门贩售小众书籍的店铺,沈珏认为在线上开设书店,反而更加合适。在一个价格战拼得刺刀见红的卷王市场,另辟蹊径,做专做精,建立起稳定的顾客群体,是小体量店铺长期生存的正确方法。

至于金锡铖提出来的入驻商场,从一开始,沈珏就完全没纳入考虑过。三无小书店即使获得快钱进入商场,借势而起的后果,大概率就是沦为一间泯然众人的网红书店,在热潮褪去后关门大吉。

第二天褚何如回来上班,喜气洋洋。他说,生活杂志和美食杂志,在老小区卖得都很不错。老人家平时在家无事,就喜欢侍花弄草,做点小吃。网上教程虽然多,可电脑不能随身带着,手机字小,搜索引擎又用不惯,因此生活类杂志和烹饪菜谱,相当受欢迎。

见他心情很好,沈珏就将网路书店的计划告诉他。他算盘打得清楚,要经营这类小众书店,褚何如这样真正懂行的店员,必不可少。否则顾客发现客服市侩,对书籍内容问题一问三不知,也会留下不良影响。

褚何如听他说完,喜上加喜,喜出望外。生意红火的确很好,但他来到书店工作,总有些情怀在身上,并不完全为的谋生计。沈珏没忘记月满书屋的初心,他当然鼎力支持。即使为此拉长工作时间,他也毫无怨言。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实体生意有涨有落。总体趋势向好,但离每天出货三十二本书的目标,总归是差上那么一点。后来网店经营起来,堪堪弥补上这一缺口,不过也就是收支持平,称不上有惊喜。

褚何如的心情如坐过山车,一忽儿满怀希望,一忽儿又唉声叹气。

沈珏还是那副风平浪静的样子。他本来懒得做说明,但见褚何如成日里心绪不宁,还是拉着他,给他好好讲了一番近一个月的经营趋势变化。

“通俗小说和绘本读物的销量,始终在缓慢走高。”他给褚何如看图表,“杂志的销量略有上升,但因为利润太低,所以不见有明显的收益增长。”

“知道这说明什么吗?”沈珏看着一头雾水的褚何如,恨铁不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