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当自强(1244)

作者: 夷陵 阅读记录

当然,孙家也是这么想的,两家倒是默契。

小县城里,平时难得一件穿的西装革挺的人,更别提一下子见四个,每个人还膀大腰圆戴着墨镜。

这样的打扮,他们平时也就见过电视上的黑社会做这样的打扮。

四个穿西装戴墨镜的男子还簇拥一个戴墨镜,打扮洋气戴墨镜的女子,大家就更疑惑了,她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什么会来平安县。

在大家诧异的目光中,顾晓晓带着四个保镖上了车,从县城到大杨镇要近半个小时。到了镇上,再到刘春花家还要先坐上十几分钟三轮车,然后走上小半小时。

眼下天已经黑了,顾晓晓在综合考虑后,决定到镇上后,先找家宾馆歇着,等第二天了再去刘家。

不然黑灯瞎火的,她就算拿走了户口本和身份证,想要从镇子上离开,也是件麻烦事儿。

要不是顾晓晓体力好,估计从飞机到火车再到汽车和三轮车,早被折腾的趴下了。

她雇来的四个人平时也是能扛活的,这一路跟着颠簸,硬气的不叫苦也不叫累。连接顾晓晓给他们买的饮料还有水果以及一些吃的时,都有种受宠若惊感。

在他们心里,自己收了这么多钱,雇主还给他们买吃的,实在太心善了。

大杨镇上只有一家宾馆,还是居民用自己家多余的房间改装的,房间里陈设简单,连沐浴都是几年前的老款。

除了顾晓晓他们,宾馆里没住别的客人,价钱也是真的便宜,她开了三间房,一共才花了一百块,对方还一副赚大了的样子。

顾晓晓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直没有取下墨镜,对方完全没认出她来。不过,也有可能,对方本身就不认识刘春花。

但在顾晓晓印象中,小地方的人七大姑八大姨之间撕扯不断,很多人往上数着都沾亲带故的,对方不认识刘春花的可能性比较小。

只能说,顾晓晓无论谈吐还是气质或者穿着改变都太大,镇上的人才没认出她来。

宾馆里是不提供洗漱用品的,顾晓晓在放好行李好,到镇上小卖铺里转了一圈儿,买了些简单的洗漱用品。

她算了下时间,租了两天的,打算明天看情况,要是能顺利到镇上派出所将户口分出来,同时办新身份证的话,后天就走。

要是明天办不好的话,那就再多住两天。

第二天一大早,顾晓晓就起床洗漱了,她收拾好后,发现雇佣的四个人在听到她洗漱的动静后,也跟着起来了。

他们对她毕恭毕敬的,说话先必先喊声老板。

考虑到这次回平安县的特殊性,顾晓晓也没纠正他们的称呼,想要镇住刘家人,当然是越气派越好了。

顾晓晓叫了两辆三轮车,往刘家去一辆车才三块钱,不过路上颠簸的,让她感觉车就像飘在海上的小舟一样,随时都有翻车的可能。

下了车后,顾晓晓结了账,带着四人沿着崎岖的土路,朝刘家方向走了。

大清早的,村里已经有不少村民起来活动了,他们跟瞧西洋景儿似的,远远的跟着顾晓晓他们。

(大家要将包养进行到底了么……陵子不敢算欠了多少加更了,周六日宅在家里努力更新)

☆、第二八三章 逃离23

坑坑洼洼的土路旁草木荒芜,顾晓晓脚上穿着黑色短靴,上身穿着皮衣,打扮十分利索。

之所以打扮的这么利索,是顾晓晓不确定待会儿会不会动手。毕竟从原主记忆中能看出,不仅刘耀祖和刘父暴力,刘母就是一个典型的农村泼妇,耍起无赖来脏话连篇,又抓又挠又骂。

刘家就在村头里往里走,拐个弯儿第三家的位置,门前有一棵大柳树,下面摆着石墩子。

顾晓晓依着原主记忆走了过去,果然找到了刘家,村里其他人家大多装上了铁门,刘家用的还是木门,上面贴着对联还有福字儿。

“就是这里了。”

顾晓晓停下脚步,跟几个保镖说了下。

远远跟着他们四人的村民们,见他们停在了村里有名泼皮刘耀祖家门口,一个个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心里寻思着是不是刘家的小子又闯祸了。

想到刘耀祖闯祸被人找上门儿了,大家都有些幸灾乐祸,甚至暗暗盼着他被人收拾一通,以后能老老实实的才好。

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飞上了树梢,高亢的打鸣儿,狗也跟着争先恐后的叫成了一片。

大部分人家都开了门,唯独刘家门还是关着,里面也听不见什么动静。

但以顾晓晓对刘家的了解,他们一家子现在绝对在睡懒觉,刘耀祖要是能一大早起来去干活,他也就不是刘耀祖了。

从顾晓晓进村子到现在,没一个人认出她的身份来,四个保镖紧紧护在她的身边,就像四大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