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当自强(952)

作者: 夷陵 阅读记录

见面之后,双生子几乎如出一辙的五官,让顾晓晓不得不承认两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不过虽然长的像,但那位本该是细娘姐姐的叫方淑贞的女子模样温婉,整个人像朵淡淡的兰花,和张扬明艳的顾晓晓站在一起,谁也认不错。

转折来的突然,顾晓晓没想到无心插柳,反而找到了细娘的家人。她一直盘算着,等日后能更进一步了,医学技术发达了,她再广撒网调查细娘身世,用最笨的方法去寻找。

但顾晓晓根本没抱多大希望,乱世人不如太平犬,她原想着细娘的家人也许已经不在了。方家家世出乎了她的预料,不过听方父方母含着眼泪说,她当年被人群冲散被拐走时,正是方家最凄惨没落的时候。

也是细娘的失踪,让方家如遭棒喝,再次振作起来,东山再起,将偌大一片家业又置办了起来。

方家人这么多年来,一直千方百计的打听细娘的下落,再次富裕后还资助了许多育幼堂为女儿积德。

在得知顾晓晓已经生了个女儿,与前夫再无瓜葛之后,一家人将她疼到了骨子里,方母和家中其他女眷甚至抹起了眼泪,这让顾晓晓卸下了对方家人的戒备。

花儿这个乳名在入了小学之后,提及的时候不多了,顾嘉惠这个名字在认回方家后,直接改为了方佳惠。兴许是怀着补偿的心思,方家待顾晓晓和嘉惠一直是极好的,两人手头不缺银钱,但方母逢年过节,总要摆出祖母的架子,强行给嘉惠塞钱。

顾晓晓没有改名,相比起方晓晓,她更习惯自己原本的名字,但方家人却有点儿误会。

好几年过去了,他们看顾晓晓的目光偶尔还会带上一丝歉疚和惭愧。顾晓晓也曾和方父方母,以及其他兄弟姊妹推心置腹的谈过,那个年代兵荒马乱,一个小孩子跟家人冲散,被拐走,着实也不能全怪到家里人身上。

这个时代虽然民众思想处于开化期,不像旧时代对女子约束严格,但未婚先孕再加上不婚主意,仍然是一件令人诟病的事。

顾晓晓和方家相认时,经营的事业刚有气色,方家不惧流言蜚语,将她和嘉惠认回了方家,同时竭尽所能的对她事业提供帮助,已经非常让人感动。

所有的苦几乎全是细娘受的,她有资格怪方家,但顾晓晓都没有。找到亲人是细娘的心愿,以她善良宽厚的性格,应该不会怪方家人,他们这么多年来,也没放弃过寻找她,这足以让她心中宽慰。

方嘉惠随着年纪增长,出落的亭亭玉立,落落大方举手投足间带着大家风范,毫不逊色于那些自幼受到中西方双重教育培养的闺秀们。

顾晓晓一如既往的重视方嘉惠的教育问题,由于国内战乱频发,她个人又忙于事业发展,于是决定将方嘉惠送出国去进行学习。

留洋是本时代大部分进步青年的必走之路,方嘉惠对她的安排欣然应允,还主动提出想在不同国家进行学习,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回国内。

服装厂发展势头良好,由于品质有保障,再加上杨腾飞从中搭桥,顾晓晓到后来接起了军队的生意,在做军装的同时,也承担了一些零碎周边的生产,这对她来说不算难。

顾晓晓从不吝啬于在厂房机器设备以及员工宿舍上投资,严格执行八小时工作制,虽然引起了同行的反弹和排挤。但随着时代发展,工农革命此起彼伏的兴起,大罢工运动不断展开,顾晓晓所开的工厂反而更稳定些。

金钱对顾晓晓来说,向来是必须的,但却不是最重要的。时代变革加剧,国内军阀混战刚刚熄火,群狼唤伺,恶狗卷土重来,想要将若大华夏吞入腹中,

顾晓晓痛恨侵略,更痛恨那些惨无人道的刽子手,所以她非常支持抗战,甚至为此研究起她不太擅长的武器制造业,大量资金的投入,顶尖国际人才的引进,顾晓晓的举动带动了许多爱国人士。

她不仅有爱过的想法,有一颗聪明的大脑,还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吸引了许多同样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加入其中。

面对众多爱国志士的倾力支持,顾晓晓特地成立了一个民间公益爱国组织简称春阳民盟,不仅筹集资金支持军队抵抗外来侵略者,同时举办各种民间学堂,收养孤儿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

春阳名头越来越大,牵涉到的事务也越来越多,许多在国外旅居的爱国人士,选择通过春阳资助祖国协同抵抗外国侵略者,也有外国反战人士通过春阳帮助华夏国。

做慈善仅凭一腔热血是不行的,科学的管理以及严格的监督机制不可或缺,哪怕大家对顾晓晓的人品非常推崇,但她经历了几十世的历练,心性坚韧,对各种诱惑几乎是刀枪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