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140)

作者: 一鸟嘤鸣 阅读记录

“边走边说吧。”阿媛叹口气,拉着他往回走了。

一路上阿媛把关于闰生的事情都跟颜青竹讲了一遍。

颜青竹想了一瞬,道:“照你这么说,我推测洛央已经怀孕了,却又必须找一个冤大头来当孩子的爹,这样事情才说得过去啊。”

“是吗?”阿媛疑惑,却又觉得颜青竹说的不是没有可能。张老三多年也未娶小,只把希望寄托在傻儿子身上,莫非真是有难言之隐?

如果张老三不行,闰生又不愿意与洛央圆房,洛央要摆脱被卖到青楼的命运,很可能找了别的男人,等怀了孕再栽到闰生头上。看洛央刚才急切的样子,很可能她已经怀孕了。

“闰生痴傻却纯善,洛央貌美却命舛。这样的两个人有了联系,却不知将来如何了。”阿媛看向颜青竹,忽而满腹感慨,“我们俩虽然都没有父母庇护,也吃了不少苦头,好歹如今能在镇上立足了,想来上天待我们还是不薄的。从前我也偶有抱怨,如今觉得,世上还有很多人,他们连给自己改命的机会都鲜有……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才是。”

颜青竹笑着点点头,“我的小娘子今日怎么多愁善感起来了,道理是没错的,不过那终究是别人的事,你不要太替他人伤怀了。”

“嗯。”阿媛点点头,“我知道,世间可怜人多了去,顺口多提一句罢了,我们自己也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说罢,已不知不觉走至石寡妇家门前,遂不再赘言。

二人在石寡妇处吃过午饭,颜青竹便取了砍刀,再去后山伐竹。阿媛则留在家里,与石寡妇聊天解闷。

“听说李家二姑娘与她家那口子搬到镇上去了呢,你们在镇上见过吗?”石寡妇一边摆弄着机杼,一边随意问道。

阿媛剥竹笋的手停了停,“……是李幼蝉和于大郎?”

“嗯”石寡妇道,“听说也去了大半个月了,跟你们差不多时间呢,是在镇西。”

阿媛哦了一声,道:“那倒是没见过。青竹哥每天都在郊外伞坊,我在家里做糕卖糕,我出门都是送饭,几步路就到了。”

石寡妇转过头,一脸神秘的样子,作低声私语状,“听说李幼蝉跟公婆小姑小叔都不和,才怂恿于大郎分家,又让娘家补贴了不少钱,这才有机会搬到镇上去了。”

阿媛想起上次路遇他们夫妻二人时听到的话,觉得传言倒非空穴来风,可她不愿妄加揣测别人的生活,只道:“那也挺好的,不和睦便设法不相处,对双方而言,都是解脱。年轻夫妻若把时间耗费在家长里短上,那还有什么精力去想更大的事情呢?既然住到镇西,想必是带铺面的房子,生意好了,什么本钱都回来了。我倒觉得他们夫妻挺有见识的。”

石寡妇撇了撇嘴,似是不太认同,又补充道:“于大郎我不知道,李幼蝉哪有你说的见识?从小在村里长大的人,谁还不知道谁呀?李幼蝉有个姐姐,之前嫁到了镇上一个富户家里,生了孩子以后,家里如珠如宝地疼着捧着。而李幼蝉,只嫁到邻村,虽说也是富户,只怕她心里是不甘的。千方百计要搬到镇上去,那就是为的一口气,一张脸皮。别说自家姐姐了,连你成亲的时候排场比她大,她心里也不舒服呢。不过是心高气傲的一个人儿。”

阿媛皱皱眉头,却不愿多想,只笑道:“婶子可是村里的百事通,虽不怎么出门,却什么都知道呢。”

石寡妇难得哈哈大笑起来,又半掩着嘴道:“老婆子家没有篱笆,只有高高的围墙,门口还有棵大树,正是乘凉说话的好地方,多少人在那里说人闲话,以为隔着院墙听不到呢。其实那院墙薄,老婆子听得一清二楚。”

“原来是这样……”阿媛笑得有些尴尬,莫不是从前她与颜青竹在院墙外的亲密话亲密事,石婶子也是听得明明白白的?

“阿媛,你脸怎么这么红?是不是太热了?我给你在水缸里镇上一碗绿豆汤吧。”石寡妇放下机杼,推门出去。

……

这日要赶着下山,所以晚饭早早吃过。石寡妇留他们在村里住一晚,二人念及家中无人,又想早点开工,自是推拒。

二人回到村头,拿了家中背篓,装好一截一截的竹子,正要下山,却听到后院一阵喵喵的叫声,委屈得似在呜咽。

阿媛拉着颜青竹往后院去,见到一只三花小猫困在了菜地的篱笆里。

“老猫忘记带上这顽皮的小家伙了,估计孩子多了,没顾及到吧。也不知小猫怎么进来的,却又出不去了。”阿媛将小猫抱了出来,轻柔地抚顺它的皮毛,小猫伸出舌头舔她,也不挣扎。

上一篇:骄婿 下一篇:小蜜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