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163)

作者: 一鸟嘤鸣 阅读记录

焦三柱见自己的心事被妹妹全然说中,忽而不知如何回答她,脸竟有些红了起来。

焦喜梅见他这样,也是不忍,又道:“哥,你先拿这罐梅子回去哄了嫂子,然后跟她说,阿媛姐和青竹哥这里实在忙不过来,我既然来了,没道理看到人家需要人手也不帮忙,从前人家也帮过我家好多回的。一但他们这边忙完了,我立马就回家去。嫂子听了,明白是这个道理,也就不会再让你来找我了。往后的事情,往后再说,反正我们一步步走着,等嫂子生产了,天天带孩子,哪里还有空管我。”

说罢,她嘻嘻笑了起来。

焦三柱叹口气,笑骂道:“你这个鬼精灵!”说罢,宠溺地拍了拍妹妹的肩头,便算作同意了。

于是焦喜梅就这么留在了阿媛与颜青竹的家里,每日帮阿媛切菜,淘米,和面,兼着做些打扫清洗的家务活儿。

这么一来,阿媛的负担大大减轻了,糕点的生意也恢复了往常的状态,因着有焦喜梅做帮手,每日还能有精力多蒸一笼糕点,差不多能一个不剩地售出。

焦喜梅每天乐呵呵的,倒让白日里这个略显空荡的小楼开始生机勃发。

这日得闲,阿媛拿着剪刀修剪天井处各种植株的老叶,助它们春日里抽发得更好。

而焦喜梅坐在旁边的楼梯上,聚精会神地看着自己膝盖上摆放的东西,一会儿动动手指似乎在摆弄什么,一会儿又摇摇头。

阿媛笑问道:“喜梅,发什么呆呀?”平日里叽叽咋咋的小麻雀,今天安安静静地坐着,倒让阿媛有些不习惯。

焦喜梅抬起头来,微微有些皱眉,“没有发呆,我是在思考。”她拾起手中一个三角板,朝阿媛示意。

阿媛明了,“你在玩七巧板?怎么想到玩这个?”

焦喜梅苦笑一下,“我之前看到路边有小孩在玩这个,就自己买了一个,想改日上山的时候给家里的弟弟妹妹玩儿。这几日我没事儿也玩一玩,我发现我好像这方面特别笨,怎么都把图案拼不出来,我想让自己动动脑子。”

焦喜梅觉得做生意一定要脑子聪明,但她近来发现,原来她不够聪明。比如算账的时候经常算错,阿媛姐让自己背的九九歌她也背不了。

从前她觉得自己挺聪明的,没想到接触这些之后,她发现原来她很笨,只是以前在村里,在诗社,用不到某些方面的脑子,没有暴露出来而已。

阿媛与她相处了一段时日,对她的想法有几分了解,便鼓励了她几句,又和她一起玩起了七巧板。

阿媛本是凑个热闹,让焦喜梅别一个人闷头玩儿。可焦喜梅见阿媛很快拼出了图案,越发质疑自己了。

阿媛笑笑,不敢再参与。

接下来的时日,焦喜梅又不甘心地寻来一些九连环,鲁班锁,没事儿的时候就玩玩。

这日晚饭时分,颜青竹从外面回来,刚一进门,就听到焦喜梅一阵欢天喜地的笑声。

颜青竹不解地朝旁边也笑呵呵的阿媛问:“这是怎么了?”

阿媛道:“她刚解开一个九连环。”

颜青竹闻言,也哈哈大笑起来。

这日午后得闲,焦喜梅坐在楼梯处继续玩她的智力玩具。而阿媛则拿着一本《随息居饮食谱》在厨房闲看。

春意越发浓厚,再过得几日,又是清明。

埠头下的水更绿了,鱼儿在水下沉闷了一整个冬季,终于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浮出水面嬉戏。

阿媛放下书本,探头去看窗外的景色。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本是一句伤怀的诗,如今心里想起来竟不觉得是悲凉的。人不同,未必就是不如以前了,还可能比以前更好呀。

阿媛觉得,她的日子就是一天比一天好。

她想着,唇角浮起笑容。

这时,埠头下的静水被划破,一个渔家女撑着小船从阿媛家面前的水道渡过,船舷上站着六只英姿勃发的鸬鹚,正用它们的长喙梳理着乌黑光亮的羽毛,船舱里堆满白鱼和黄鱼,隔着渔网偶尔扑腾一下。鸬鹚看着充满诱惑的鱼儿,无奈嘴已被稻草拴住。

渔家女站在船头,双手摇橹,大概满载而归,煞是满意,口中便唱起不知名的渔歌,婉转动人。

阿媛被这歌声吸引了,不由朝那渔家女仔细打量,只见她穿一身粗布衣裳,上半身罩着蓑衣,头上带着斗笠,看不清相貌。脚下裤腿挽起,倒露出两截纤细雪白的小腿。

渔家女划到阿媛家埠头下时,却突然顿了歌声,摇橹靠了过来。

是买糕吗?阿媛也站起来迎她。

渔家女摘下斗笠,露出一张雪白的瓜子脸,红嘟嘟的嘴唇,墨染般的头发,十五六岁的模样,倒是个美人胚子。

上一篇:骄婿 下一篇:小蜜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