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185)

作者: 一鸟嘤鸣 阅读记录

颜青竹觉得这法子莫名幼稚,呵呵笑了两声,又点头赞同。

“用石印……不用石印……用石印……不用石印……”阿媛慢条斯理地数起来。

“用石印!”阿媛终于数完,挥了挥手上最后一片花瓣。

颜青竹笑呵呵地走到她身旁,将她藏在袖中的另一只手捉了出来。

“娘子作弊了。”颜青竹满脸促狭,轻握住那只捏着真正最后一片花瓣的手摇了摇。

阿媛朝她翻了个白眼,嘟囔道:“没劲儿,人家逗你开心的。还是巴大哥说得好,看破不说破。”

“你俩说话的时候还真有些像,以后可不许联合他来欺负我。”颜青竹捏了捏她微微撅起的小嘴,试探道,“既然花瓣的意思是不用石印,我们是不是该听花瓣的?”

阿媛丢了手上的花瓣,依在他怀里道:“哪能听花瓣的,当然听娘子的。你娘子没见过石印花伞,想让你做出来看看,你听不听娘子的话?”

“听,当然听。”颜青竹宠溺道。

“真乖。”阿媛温柔地吐出两个字,又把自己软馥的唇贴向他的。

四唇相接,颜青竹但觉心里再装不下任何犹豫与烦恼。

得她相伴,再大的得失他也能从容应对。

雕花床上,轻纱帐幔徐徐落下,笼住两个藤蔓纠缠般的躯体。

一年多的磨合,他们早不是青涩的新婚燕尔。寻寻觅觅,大胆摸索中,早得了娴熟领悟。夫妻生活自更得妙趣与蜜意。

室外,初夏的雨落在黛瓦上,敲击起悦耳的韵律,把一声声满足的和鸣都冲淡了。

室内,香炉里焚着柏崖香,床榻上还残留着玫瑰香露的味道。馥郁的气息悬浮在每一吸空气里,柔情弥漫,把肌肤相贴辗转的声音都放大到极致。

作者有话要说:快要完结了,咱们最后含蓄地开......算车吗?

接下来的章节会交代你们关注的问题.

☆、第70章 70

令阿媛与颜青竹没有想到的是, 他们的石印花伞很快打响了名声。

花伞终于可以成批大量制作了, 这在制伞史上绝对是第一次。

二两银子一桶的药墨可以使用很久,这点颜青竹确实没有想到。制作一次版面, 只要保存好了, 可以印制上千张,这绝不是一句虚言。

在制作过程中,颜青竹还摸索出了自己的经验。比如在印制前先在皮纸上和石板上做上相同记号,印制时对准记号,颜料的位置就不会移位。

又比如, 在上色的颜料里加入一些桐油,可以让印刷效果更好。

石印花伞能大量成批生产,而石印技术普通工人练习几日便可上手。花伞的生产成本比从前让伞画师一个个地画节省了许多,速度也快了许多。

因而颜青竹决定, 石印花伞的定价比从前手工画伞的定价低一些。

而手工画伞之后便不再画简单的图案,而往高处寻求更精致有韵味的画作, 定价提高, 只做珍品, 卖给那些有钱人家。

因为花伞比从前便宜了, 那些从前舍不得买花伞的人家都愿意买一把试试, 而从前用过花伞的人发现如今的图样更精致,色彩更斑斓, 也愿意买个新鲜,于是石印花伞又成一时风尚。

镇上的其他伞坊倒是被使劲儿挤压了一次。单色和素色的油纸伞以前是最好卖的,因为最便宜。而现在大家发现颜记伞坊的花伞比素色伞贵不了多少钱, 便纷纷转而买花伞。

而其他伞坊的花伞比颜记伞坊的花伞贵了一些,图样还没有那么好看,自然又被嫌弃了。

本来颜青竹是想按阿媛说的,去镇上暂时租个铺面,挂上自己的招牌,开店售卖。但没想到,石印花伞拿了一些在家中糕点铺试卖,因为定价便宜,比当初的“楚腰”,绸伞还要火热。

仅售卖一月,就回了本钱。其间又有巴瓦蓬定花伞去南境,还有其他各路客商纷纷定伞。家里的糕点铺子太过拥挤,让不少买糕的客人和买伞的客人都相互有了抱怨。

颜青竹摸摸鼓胀的腰包,一下决心,将镇北那处带铺面的宅子盘了下来,正好那家人正准备搬离。镇北新居,颜记伞坊的牌子挂上,正式开铺售卖。

而阿媛忙着家里的糕点生意,兼之要帮忙伞坊的琐事,一时不能得闲搬过去。

于是颜青竹开始了每天家中,铺面,伞坊三处往返的生活。

伞坊前所未有的忙碌,颜青竹只得多雇了一些新手,让他们做些伐竹,清洗,刨青等不需要精湛手艺的普通活路。

其他伞坊的工人也有转投而来的,颜青竹却一概不收。因着石印花伞大卖,恐怕已让镇上的不少伞坊急红了眼,如今若再撬走人家的工人,只怕把众位老板急得提刀相向。

上一篇:骄婿 下一篇:小蜜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