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84)

作者: 一鸟嘤鸣 阅读记录

阿媛听得十分羡慕,道:“青竹哥,早知道这样,你该明天才来送伞的。是不是石婶子叫你过来帮我,你就只好提前送伞了?真可惜。”

颜青竹没想到她如此稀罕看戏,呵呵一笑,“不是,不是。本就是今天送的。”

想到阿媛虽然也常来镇上,但女孩子一个人去茶楼听戏毕竟不方便,也难怪她稀罕,便又道:“今日把伞送了,把粽子卖了,若是时间还早,我带你去茶楼,端午节常有白蛇戏演的。若是运气不好,至少有白蛇的评弹听。端午节还常有伍子胥,曹娥的故事,整个镇的茶楼都热闹得很。我们一边看戏,一边点上些黄鱼,黄鳝,黄蛤蟹,还有雄黄酒……”

阿媛听颜青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对这惬意的娱乐也十分向往。脑海中不由得想到那晚上颜青竹问她是不是也更喜欢镇上。

她当然是喜欢的,这里的生活多姿多彩,这里的人要么会读书,要么会做生意,就算是做普通小工的,也比村里的大部分人更会经营生活。

枕水镇是汐州一带最大的集镇,南北客商云集,如果真的搬来镇上,便可打探到京城的更多消息。汐水连接大运河,若有机会,便可去京城,也算是完成了阿娘的心愿。

更为开心的,自然是眼前这个会和她一起来这里生活的人。

镇上做生意亏了想要搬走的人,不时都有,所以房源是不用担心的。

但镇上房子都挺贵,就算是镇南那些老宅,凭他们的收入恐怕也不是能一蹴而就买下的。

阿媛哪愿颜青竹一个人辛苦,她想要存钱过好日子的心比从前更为强烈了,便觉得去茶楼花销有些奢侈。

她笑道:“等卖完这些粽子再说吧,刚才见到挨家挨户都在包粽子,我这些还不知道卖几个时辰能卖完呢。”

颜青竹不知道她的真实用意,便宽慰道:“没事儿,若是卖不完,我把船划远一点,沈庄那边今日有庙会,不怕没人买。等我们卖了好价钱,回了村里石婶子一定笑得合不拢嘴!”

阿媛笑着应下。

今日,临近码头的河道上,船只出奇地多,大都是载人去附近的寺庙祈福,或是赶庙会的。平时出门少的妇人和小孩塞满了船舱,小孩子们的头上,脖子,腕上或是脚踝都系着祈福辟邪的五色丝,是节日里特殊的风景。

两人终于在大量船只中挤出一道小缝,顺利到达了镇北瑜枫码头。

码头上已经沿岸摆了不少摊位,卖粽子、五色丝、黄鳝、艾草、菖蒲、雄黄、香包等物,吆喝声,讨价声不绝于耳。

颜青竹系好船,嘱咐阿媛道:“阿媛,你在船上等我,我送完伞就过来跟你一起卖粽子。今日河道太挤了,伞行那条道估计划不进去,只能在这里停船了。”

说罢,颜青竹将船舱里的背篓重新背好。阿媛应了声好,颜青竹这才放心往岸上去了。

阿媛在船上待了半晌,也不见颜青竹回来,心想他走路也要走半天,不会那么快回来,不由觉得有些无聊,便朝岸上的摊位打量。只见有个卖艾叶、菖蒲的摊位已卖得差不多,摊主将剩下几株卖不掉的蔫叶收起,打算收摊了。

阿媛一想,瑜枫码头摆摊的人数都比平时多了两倍,更别说双子桥了。今日能捡个摊位,总比沿街叫卖好些。

阿媛挎了篮子便往那边摊位上走。

“老板,你这是要收摊了吧?不如让我捡个便宜。”阿媛说着,奉上两个粽子。

那人笑嘻嘻地接了粽子,收拾好东西离开了。

阿媛立马将自己的篮子放在摊位上,垫了张帕子坐到地上。

两个粽子换一个摊位,还是很值的。阿媛早已看过,这个摊位从码头上来就能看到,是个十分好的位置。刚才好几个摊贩都巴巴地看着这个摊位呢。

而且这摊位颜青竹出来就能瞧到,不怕两人错过。至于码头桩子上系着的船,每家都是有标记的,不怕有人弄错。镇上的人都默默地守着这些不成文的规定,船来船往,未听说过失窃的事。

阿媛将将坐下,就瞧见对面摊位的女摊主有些面熟,两个摊位隔着一条街的距离,瞧得不是十分清楚。恰巧那摊主也在抬头间瞧见了阿媛。

阿媛这时便看得分明,心想,也真是巧了,这不是那个口口声声为她着想,实际想要从中获利的邱氏么?

邱氏今日仍旧穿的她那件洗的发旧的少女衣衫,当下的天气已经有些炎热,她似乎还舍不得将春日的衣衫换掉,只是将袖口撸高了些。

邱氏的摊位上,卖的东西特别杂,有艾草、菖蒲、粽子、香包、五色丝等,各物事的分量也不少,想来是想趁节气多赚点钱的。可惜东西成色都不比别的摊位好,摆得又杂乱,显得又次了几分。

上一篇:骄婿 下一篇:小蜜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