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席(18)+番外

作者: 贺兰十七 阅读记录

说的是这样两句话。

我问宁怀珺道:“平康坊的河灯会后,你一直在命人捉拿刺客?”

他看住我:“你说的不对。却是从遇着你的第一天起。”

我一怔,恰这时马车稳稳地停了。

第13章

半天不见有随侍过来掀开车帘,我看看宁怀珺,抬了抬袖子,却叫他手中的折扇拦住了。

“见过公主。”宁怀珺淡淡道。

车外头亦是一个淡淡的声音:“既知是本宫,岂不知须得下车见礼?”

宁怀珺唇角一勾:“公主微服出行,孤怎好下车相认,坏了安阳的雅兴?”

外面静了一时,又换做一副恭恭敬敬的声:“公主请世子殿下一同入内饮上一杯。”

宁怀珺头仰靠在椅背上,悠悠看向我,“不了。孤有要事。”

我回头看已去得老远的酒楼,心中略感惆怅。

“不过即便有要事还是要吃饭的。”这时候只听见宁怀珺不疾不徐地道:“去将摘星楼的厨子全请到府上。”

车外立即有个人道了声:“是。”便听一阵马蹄声远。

我咳了一声,道:“其实可以做出一副走远的样子,等安阳公主进去了再回去,径直去楼上的雅间,左右不会再照上面。”

宁怀珺哦了一声,道:“太麻烦。”

马车停进摄政王府。

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迎了上前。

宁怀珺问他:“父亲如何了?”

那个人答道:“王爷服了御医开的药,已止了咯血,这会睡下了。倒是夫人惊吓不小。”

宁怀珺点点头。

管事又道:“今日的奏本共一百零三,已悉数送去了紫云阁供世子批阅,一起送去的还有此番待选仕女的画像,统共一百一十八幅。”

宁怀珺抬袖抚着额头,小声自言自语一句:“唔,倚秀园里倒容得下。”

我跟着走了一阵,瞧向左右的楼台,只觉得移步换景,似走在画中。

转过一道月门,便见一座三重飞檐的阁楼矗立十里平湖畔,周围紫云缥缈,却是一小片紫竹林。

宁怀珺转过身来,“摆饭需得一会,我们随处走走可好?”又看着湖畔那座阁楼沉吟:“又或是去批一批奏本?等饭的这个工夫大约也好看个三五本了。”

我想了一想,慎重道:“那么多奏本,是该见缝插针地批一批,看得快一些兴许能批个六七本也不定。”

宁怀珺一双眼睛看过来,“好,走吧。”

我笑着道:“你处理公文,我不好打扰,就在这处走走。”

宁怀珺抚了抚袖子,似笑非笑的:“看奏本费神,还是趁这个闲暇看几幅画像好了。”

我走了两步又折回来,“既是一道等着用饭,你忙得这样,我闲得总归不安,还是与你做一做伴罢。”

紫云阁里布置得十分雅致。

书桌旁另设有一大案专用来摞放奏本,随侍呈上来一叠,宁怀珺批完了便拿走,再取新的一叠过来。

我趴在书案的一角,看随侍抱一堆画卷进来,分到几个小仆手头,次第在厅中排开来。

画卷“唰”的打开,顿时一室环肥燕瘦的好风光。

宁怀珺从奏本上抬了一双眼睛,有个见眼生情的小仆立刻奉了茶上去。

第一排正中的一幅,画的是个挥扇扑流萤的女子,一张脸面艳若桃李,一段腰身杨柳婀娜,将漫天的流萤扑得十分蹁跹。

这个季节我家后山却是连一只萤火虫的翅膀都找不见。

许是见我看得出神,一旁的随侍遂殷殷与我介绍道,这一幅画的是吏部尚书的幺女,钱什么。

宁怀珺呛了口茶。

又换了一批仕女。

我咦了一声,绕过书案走近去。

宁怀珺搁下笔,托着腮帮看我,“这一个是白老太傅的孙女,御花园那次先你一步从假山缝里跳出来的。”

白崇白老太傅是大夏忠心耿耿的老忠良,朝廷清流中的中流砥柱,自他辞了官,朝中的太傅之职就一直空缺至今。白崇的儿子白玥却是个武将,在我爹手下统领右武卫。是以我爹跟白崇父子俩的交情颇不错,还请得白崇来府中做过十天的西席。十天后他甩袖离去,成了在位最短的一个西席老儿,也连累我爹几次三番地命秦陆往白府去赔不是,白老头耷拉着脸色收了我爹好几本古籍孤本,方才顺了肺气。

我要是知道当日那邻座就是白崇的孙女,定是要请她替我问候她爷爷两句的。

“哥!”

外头冲进来一个小人影,一阵风似的,朝书案刮去。

宁怀珺轻飘飘瞟了他一眼,他便立刻在书案前站好了,一手扶着桌角,道:“哥,饭都摆好了。”时不时来觑觑我。

我和善地朝他一笑,却惊奇地见他脸一路红到耳根子。

上一篇:小蜜娘 下一篇:听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