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席(68)+番外

作者: 贺兰十七 阅读记录

晋峤反手一剑,将我往身后一拖,人也亟亟地向后退去。

紧追过来的那人,面色青灰,眼神空洞,手上提的秋月长刀上,血珠儿迎风滚落。

“孙忌……”

那刀再一次劈下来。

我只觉眼前白影一晃,须臾便站到了青天白日之下。临末所见,是暗室中,长刀颓然落地,孙忌拦腰倒下两截。

云栖岸握在我胳膊上的手指略有些抖。

我正要抬头,他却将我往怀中一按。

“山塌了。”半晌之后,他低低道。

漫天鹤鸣。

晋峤从前头折回来道:“这座山头一塌,倒使山前的禁制也松了。我们现在出山正好。”

云栖岸胸口上,沾了一片殷红。

我抬手抹了把脸,却叫他一把握住了往前走。

鹤鸣一声比一声凄厉。

我跌跌撞撞走了一阵,云栖岸突然停下脚步道:“你要不要我抱着你走?”

我一愣。

他眼眸弯起,“你现在不好意思,等回宗门,过那些峰峦壑谷,也需我抱着上去的。”

我赶忙道:“你……我没想和你去青云宗的。我想的是,一会出得山去,我便投个寻常村落,还是隐姓埋名着过了。”

云栖岸凝目看我,半会,声音里不辨喜怒地道:“你大约不知,我们现在便已经出山了。你若果真是那样想的,我便当真留你在此了。”

我恳切道:“万望云公子成全。你也一路珍重。”

云栖岸一脸铁青地甩袖走了。

晋峤将要来拽我,却叫云栖岸折回来一把拖着走了。

我转回身,向住远方高耸入云的那座山峰望了一会,继续上路。

走上一座木桥,桥下粼粼的波光里蓦地映出抹白影,不待她出言,我翻身跳下桥。

第49章

赵郡万安县。城南。

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一壶流香。”

我从书卷上抬头。

“一壶哪里够?阿楼先取三壶来!”

提了三壶走过去,一张略有些眼熟的脸跟旁人笑道:“阿楼姑娘的酒,只怕你们喝不够。”又看向我,“小董哥呢?可是进山伐竹去了?”

旁边一桌,两个青衣剑客结了钱,起身走了出去。

我道:“今日庙会,他挑酒去卖了。”

河对岸,喧闹的叫卖声一阵一阵地飘过来。

穿城过的这一条河名唤若水,在夏国众多河流中颇有些名。

不仅是山光水色之名。

若水出赵郡,经楚地入东海,在上游称上若,下游称下若。楚地乌程县,便是取下若之水以制酒,酿出了闻名天下的美酒——乌程若下。

万安县处若水源头,酒却委实不出名,但此地紧邻着的玄岳山,产一种湘妃竹,亦唤泪竹,竹竿上生云纹紫斑似泪痕斑驳,是个极名贵的竹。

复拿起书卷,便听方才几人谈论起来。

“那两位青衣公子,我听他们讲话,原来是天下第一宗门青云宗的弟子,果然风采不凡啊!”

“确是。”一人接过话,“昨日我在胡儿酒坊,还见着天门剑派的人,当时不觉,现下一比,风华上却要输给青云宗一大段。”

“这几个月来了不少江湖人,连县老爷都惊动了,就怕郡中士族送女进京的轿子耽搁在本县,误了吉时。”

话头经此转了。

“此番各地士族献女,听闻本郡太守和卢氏都有意送女入宫,银阁绣坊的老师傅一天之内叫两家抢了个尽。其中一位绣娘,都想要她只给自家的女儿制衣,一时还没有说法。”

“这两家的女眷,向来多美人,能出一位贵妃娘娘也不一定。”

“如今博陵崔氏族灭,几大士族只想着有谁能攀上皇亲,便可如当年的崔氏一般显贵,却也不想想……”

我翻过去一页书。

那方声音压了下去,“却也不想想,崔氏出了那样的事,皇上心中必是对士族存了不快。”

那件事过去半年,宣德帝心中想的什么,无人知。

半年前,崔贵妃诞下的小皇子才满月,一夜之间,母子二人便被关入天牢。朝会上的宣德帝面色如常,谁也想不到,崔贵妃已在天牢招供,小皇子是其与表哥永和帝通奸所生。

被禁清思宫三年的废帝永和帝闭眼接过御赐之酒,一仰而尽。

其后,博陵崔氏上下全以欺君论处,历经千年的一方郡望就此灭族。

消息走到万安县,已是一则旧闻。

博陵崔氏留下的,除了充入国库的惊人财富,便只是史书上败在结尾处的这么一页。

我将要再翻一页书,却听门外有人唤董仙的名字。

进来了一个衙役。

“小董哥何在?县令宴客,着他抬几坛子流香酒过去。”

上一篇:小蜜娘 下一篇:听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