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纵哥儿的忠犬仆从(179)

作者: 秃了猫头 阅读记录

但皇帝一死新皇帝顶不住朝廷压力,给人随便按了个贪污工程款项的罪名,判了死罪。

最后还是他手下同僚可怜他,悄悄用死刑犯替他赴死,让人回了青石城好落叶生根。

一般人做官通过文武科举便可,但当朝多了条路走,为鼓励百工发展开创了百工手艺科举。但百工者贱,历朝历代抄家罪犯大多沦为工匠,百工的地位不可能说提高就提高了。

即使通过工艺选拔有了官身,少部分人到死也最多混个从九品的主事,大多都是在官营坊里为官家劳作。

蔡老头打破格局,一路靠皇帝赏识做到了尚书位置,听着扬眉吐气,在朝中却不好过。

原本簪缨世家和寒门清流两方在朝中斗来斗去,突然一个贱工上来倒是有了共同的对手。

两方都瞧不上靠奇技淫巧混迹官场的蔡老头,两派官员一致把火力转向了他。

新皇帝上位后顶不住压力,直接把人革职查办了。

不过在青石城倒是很安全,这里向来没有王法。

朝廷的敌人就是它们的朋友,青石城对蔡老头很是尊敬,还让他管辖城中所有百工和工匠店铺。一副要青石城的手工艺赶超外面一样。

这些东西只在村长脑海一闪而过。

他而后意味深长的看了苏刈一眼,“你灯笼看着其貌不扬,倒是些新奇心思。”

他昨天着急回来,进门的时候自己小孙子迎面撞来,把灯笼撞到在地上。

灯笼都是纸糊的,倒地很容易点燃起火。

他连忙弯腰捡起,却发现灯笼纸完好,里面蜡烛还静静的燃着。

寻常百姓用的灯笼糊纸虽然刷了点桐油,耐火力强点也不容易受风雨侵蚀,但遇火苗也是一点即燃。

村长见地上灯笼好好的,以为这个用的是贵了点的绢做的灯面。

倒是一旁的蔡老头取过他手里的灯笼,而后又朝空中抛去。

灯笼都是摆好放好或者挂好,日常用灯笼还得非常小心别着火了。城里家家户户都备着大水缸可不就是防火用的。

蔡老头这一扔,村长心里捏了一把。一贯自诩老眼昏花,此时却紧紧盯着那灯笼。

结果不管蔡老头怎么扔,那圆鼓鼓的灯笼里还是亮着。

只是纸糊的灯面磕破,露出了里面的竹篾灯骨。

圆骨灯笼里还套着个小圆环,不论怎么动,小圆环上固定的蜡烛火苗旺盛。

村长不信邪,又把灯笼摔在地上,还用脚踢翻滚,但烛火仍不灭。

“还真是稀奇。”村长道。

蔡老头把灯笼捡起在手心观摩,一眼便道破缘由,“这灯骨与寻常不同,圆环相套,辗转相环,不论灯笼怎么摔,小环里的烛火不会灭。”

灯笼摔倒、风大的情况,灯笼就容易灭或者容易起火。防摔没办法只能人注意点,但防火也不是没有。

只是灯面材质越耐火成本越高,像防火透亮的犀牛角、灯羊角灯,寻常百姓一辈子都买不起。

但这灯笼不糊纸面,凭着竹篾骨架,环叠奇巧就胜了。

蔡老透反复打量灯笼骨架又道了好几声妙。

村长也道这要是拿出去卖,城里灯笼都要变款式了。

蔡老头却知道不仅百姓受惠,就连行军打仗也有很大益处。有这个巧妙灯骨,也不怕夜路难行摔灭了灯火。

蔡老头抱着灯笼就急急忙忙回家了,留村长一个人在原地。他瞧着人着急回家的身影嘀咕道不是来找他的吗?

灯笼被蔡老头抱走了,村长此时只得对苏凌实话实话。

“苏刈是打算做这个灯笼卖钱的吧,你放心,蔡老头不会拿出去卖的。他就是满足自己好奇心。”

苏凌一听那圆滚滚的灯笼这么新奇,一时拿不定注意,看向了苏刈。

苏刈道:“无妨。”

村长松了口气,他道,“这叫什么灯?”

“我见过人称它为滚灯。”

“滚灯倒是很贴合,你倒是心思奇巧。”村长夸赞道。

“我以前只是见杂耍班子耍过,这个灯也不是我想出来的。”苏刈实话实话。

村长点头,“但在青石城确实独一份,能赚好大一笔钱。”

村长摸着胡子感慨道,好人就是有好报啊。苏凌爹在天有灵也放心了。

苏凌阴差阳错买了个好男人。

作者有话要说:

滚灯是北宋黑科技。

但是本文背景参考的是明代后期的西南土司。

第58章 进山

日头高挂, 秋高气爽倒是不晒。

正午,懒洋洋的秋风卷着门前屋后种的野菊和桂花香味儿在村里打转,只要出门就能嗅到鼻尖清淡香味。

再晴个十天半月便会下起绵绵秋雨。秋后农闲, 讲究的人家便会趁这点闲隙, 把被褥拆洗干净把冬衣拿出来晾晒。

上一篇: 物以稀为贵 下一篇:病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