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文皇后传(209)+番外

作者: 耳元 阅读记录

孝瑜领下这道军命,待与季堂商议完后,不敢耽搁,为显诚意,他便不带一人,单刀深入敌营。

几经九死一生的局面,他终将几个手握兵权的重臣说服,并约定日子,一道起事。此后,他再入明华府,直接找到范渊行,以礼、法之说相辩。

孝瑜西行一路,所历之事皆是荡气回肠,而这才有了史书上所记载的群臣“倒魏拥姜”一事,以至于到了最后那一日,不仅是朝臣,连明华府普通的百姓亦加入其中。

至此,魏子啸的皇帝梦结束,西姜复辟。姜室那个万幸的远方子嗣,被拱为新帝,他又派使臣向大周献上国书,直言甘愿俯首称臣。

季堂和孝瑜凯旋之日,已临近新年,长青亲至城门迎二人归京。见到天子銮驾将至,诸人俯身叩首,恭迎皇帝圣驾。

礼舆正前方的明黄缎幨帷,被人悄悄掀开一角,一个着大红锦袄的丫头跳了下去,小跑几步,扑到季堂脚边,甜甜地叫了一声“义父”,正是缠着长青一道出宫的宁英。

季堂不敢完全抬首,他略微偏头,挑眉浅笑,轻声唤道“公主”。他这一笑,眼梢的皱纹就更加深了,像把打开的小扇子,将风霜的印迹悉数留下。

宁英个子正矮,她站着正好与季堂跪着平肩,此时,她亦看到那几道皱纹,于是伸手摸了摸,小心翼翼地触碰着,像是什么新奇的玩意。

季堂怔忪,复又笑得更舒展了,那双凤目满满皆是笑意。其实,宁英一点都不像文墨,她的眉眼随皇帝居多,可若是仔细看,看久了,还是有些文墨的影子在,很浅,很浅。

长青踏出礼舆时,正好见到这和乐的一幕。

他倏尔想到那些个曾闹得满城风雨的闲言碎语,还有交托给贺治陶去查的谶文一事,迟迟没有下文,他面色稍显得肃然了些。

长青说罢“平身”二字,又上前亲自扶季堂和孝瑜二人起来,口中称道:“五弟,国公,此趟辛苦,朕必然重重有赏,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来,朕定当都准了。”

他不过是说些当皇帝的客套话,熟料,翌日的早朝之上,他二人居然毫不客气地,都来讨皇帝的诺言了。

只不过,季堂求得,是辞官,而孝瑜求得,是指婚。

这两道突然的请旨,让长青有些措手不及,皇帝做久了,他不大喜欢事情脱离掌控。

当朝没有再议,只是在退朝时,他留了季堂下来,单独觐见,又对孝瑜道:“五弟,你皇嫂颇为念叨你,有空去看看,你有何事,尽管可以和你皇嫂聊聊。”

关于庞阙辞官一事,长青可以想清楚,也能理解,毕竟那个“等夷之志”的谶文,庞阙应该也有所耳闻,所以主动辞官让出兵权,算是他自保的手段。

可孝瑜要皇帝指婚,指的还是从西姜掳回来的那个阿茹,长青就有些不明白了,他还没开口要办这个奸细,治孝瑜个包庇之罪,他这个弟弟就赶着跳出来护短了。

孝瑜到咸安宫门前,已经闻到梅香阵阵,很是清雅,他郁结许久的心,稍稍打开个口子,有了些开怀。待命人进去通传后,不消片刻,文墨就腆着个肚子,亲自迎了出来。

孝瑜意外非常,忙拱手贺道:“真是该恭喜皇兄和皇嫂了。”

文墨赧笑,将他往里请,孝瑜看到那几株梅树,不由停了步子:“皇嫂,可否在这梅树下,讨杯水喝?”

长青已着人来和文墨提了孝瑜指婚一事,他想让文墨劝劝孝瑜。此时,二人在梅树下坐好,文墨就开门见山地问道:“听闻王爷找到了阿茹?”

孝瑜点头,心里稍有些抵触,并不说其他,文墨便接着自顾问道:“阿茹可还好?”

孝瑜又是点头,他从袖中掏出本书,双手递上前,道:“这是阿茹让我带进宫的,说是要给皇嫂赔礼。”

文墨接过一看,正是长青收的那卷藏书,她看到扉页上那小楷写下的“临夏”,亦笑:“物归原主罢了,谈何赔不赔礼的,只要你二人能好好地就是了。”

对面那人身形微滞,不由胡疑道:“怎么,皇嫂不是劝我的么?”

文墨亲自给他添了茶,叹道:“劝有何用?依我瞧来,只怕,你就是想娶她,她也不会乐意的。阿茹看着外表柔弱,可里面的心性却是极硬气的,否则,当年,她就嫁予你了。你如今这样强迫她,又有何用?”

这几句话,正好说中孝瑜的心事。

他在明华府找到阿茹时,她正要自戕,以死明志,他便强行将阿茹带回了大周,命人重重看押,现在更是将她关进王府里,没有他的令,不得放她出房门一步。

孝瑜又担心皇帝会治阿茹一个奸细罪名,所以才先发制人,索性挑明了要娶她的意思,以期护她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