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1983(67)+番外

作者: 少予 阅读记录

掌握几种基础类型,的确良、亚麻、平纹细布,差不多就已经可以了。

“这几样都贵些,还是老棉布便宜。”徐慎对比了一下价格说。

“现在年轻人谁还穿老棉布。”舒然说,七十年代很兴的那种老棉布,现在已经被市场淘汰了。

“也是,的确凉成衣卖得也贵些。”算算性价比,其实还是时兴的布料划算。

徐慎看到好料子也会问一嘴,知道价钱之后就沉默了,这成本太高了,做不成,买来做自己穿的还行,他问舒然:“买点儿给你做衣裳,喜欢吗?”

“不买,现在又不是没得穿了。”舒然劝他:“花钱的地方还很多呢,开源节流,别乱花钱。”

徐慎没说话。

舒然趁着没人看见,捏捏他的手:“听话。”他真的不缺两身穿的衣裳,现在是特殊时期,熬过去就好了,以后要啥都有。

考虑片刻,徐慎点点头,就放弃了那块摸起来很舒服亲肤的布料。

后来他每次想起和舒然这段儿,都是百感交集,十分后悔。

第30章

逛完布行, 拿下满意的货,他们双腿累得够呛。

特别是舒然,脚上穿着一双千层底手工老布鞋也不顶用, 回去脱了鞋子一瞧,双脚大拇指外侧和小拇指外侧都起了水泡。

“我看看。”徐慎瞧见媳妇儿低头端详脚, 人过来一提裤管就蹲了下去,握住舒然的脚查看起来。

几个红亮的大水泡映入眼帘, 他瞬间锁紧了眉头:“起水泡了。”

“没事儿。”舒然才没那么娇气,一会儿洗完澡戳破过两天就好了。

但徐慎很介意, 恨不得这几个水泡长在自己脚上, 他想说媳妇儿两句:就让你今天留下来休息,你非不听。

最终当然是没敢说出口, 自从结婚后,只有舒然说他的份儿。

等舒然洗了澡, 徐慎一声不吭端了盆热水过来。

“干什么?”舒然吃惊。

“把脚泡松快一下再戳水泡,好得快些。”徐慎很有经验,不然夜里睡觉舒然的脚肯定是火辣辣地疼。

“哦……”这个舒然还真不知道。

他磨破脚的经历有限。

一会儿戳水泡也是徐慎动的手,因为舒然自己怂, 对着自己的肉不敢下手。

徐慎好笑:“这是皮,没有疼觉神经。”

“道理是这样,”舒然摸摸鼻子:“但我感性上还是会痛。”

撇开头嘶地一声,就都完事儿了, 挤完泡泡里边的水, 会疼上一两个小时, 等到伤口干透了才会好转。

徐慎心中也跟针扎似的:“明天好好休息。”

“嗯。”舒然也不再逞强, 往后倒在床铺上,随着徐慎给他松泛绷紧的脚心和脚踝, 他发出悠长的小鼻音。

男人手劲儿大,摁着挺舒服。

看着媳妇儿挺享受的,徐慎也很贴心,不拘泥于只照顾这一小块范围。

大半个小时下来,舒然觉得自己骨头缝儿都松快了,脸儿也红扑扑的。

气氛正当好,可惜不是在南市,否则今儿非大战个几场不可。

次日,舒然被留在了招待所休息,徐慎自己一早出了门,去人才市场找熟手师傅去了,顺便打听打听现在各岗位的工资水平。

舒然慢悠悠地躺到十点左右,起来一边吃着徐慎留在桌上的肉包子一边写作,对方特别细心地用一盆热水保温着肉包子,吃起来还是温热的。

莲藕剁肉馅儿的包子,一口下去满嘴的莲藕香味儿,给人非常实在的满足感。

吃完包子还有两个煮鸡蛋,舒然吃了一个,剩下一个留着饿了再吃。

他不知道徐慎中午会不会回来,顺利找到师傅可能会回来,不顺利就要等到下午了。

在这边请师到南市上岗不容易,少不得要出很高的价钱人家才愿意,所以舒然才制止徐慎乱花钱。

徐慎做事儿谨慎周全,挑师傅很仔细,第一天看了很多个都不满意,他的理由是:“好师傅在市面上不流通,都是抢着要的,到现在还没找到岗位的,说明本身手艺不怎么样。新手才会在人才市场等着被挑。”

舒然就来了句:“那怎么办,难道去别人的厂子里挖?”

“是啊。”徐慎理直气壮:“无商不奸,都当商人了还这么老实,老婆本都要赔光了。”

“不至于吧,”舒然说:“你的老婆本也就五百块。”

徐慎乐了:“不光是我的老婆本,还有你森哥他们几条光棍儿呢?”兄弟几个这回真掏老本了,要真赔了,老婆都娶不起。

“行吧,那你去挖,这种事我做不来。”舒然还是抹不开抹面子,骨子里就不是块当商人的料。

他记得徐慎的亲爸也是个成功的大富商,别的不说,果然有些东西是刻进了DNA里的。

“嗯。”徐慎就没打算让舒然去,很多事情他自己都能做,但他承认,自己就是喜欢两个人凡事有商有量的感觉,他暗暗地希望舒然多多参与自己的人生,最好是紧紧交织在一起,分也分不开。

挖人厂里的师傅,确实是件缺德的事儿,徐慎也是有几分罪恶感的,但谁叫他要求高,轻易找不着让他满意的师傅。

之前他们跑过大大小小的制衣厂,也有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师傅,徐慎循着记忆找过去,继续借着大公司采购员的身份为所欲为。

多亏他便宜爹妈给他生了一副好皮相,衣冠楚楚地往那儿一站,不用开口都是值得信赖的好人。

这事儿换陈森还是陈凯来都不成,江帆也犹嫌太嫩了点儿,也就徐慎最适合了。

第一个被徐慎盯上的是一名陶姓师傅,豫州人士,手艺很好,最重要的是陶师傅带着全家在制衣厂干活,儿子和儿媳都是熟练工,孙儿三四岁大,老婆子负责带孩子,一家人齐心合力赚钱回家造房子。

徐慎就跟陶师傅提了一下南市那边的工资水平,以及陶师傅这个手艺在那边能拿多少钱。

“这么多?”陶师傅一点儿没怀疑徐慎的话,现在打工潮刚兴起,老板和打工人之间还是处于互惠互利,双向奔放的美好年代,老板赚得多,工人也赚得多,不存在压榨劳动力一说。

徐慎点点头:“你们一大家子,一年到手能有两千块钱左右。”这数目非常可观了,老家造一座带院子的大平房也花不了两千块钱,造一栋豪华的二楼大宅院也就五千块钱左右。

徐慎家里那座院子不是很大,由于是县城临街的房子,当初足足花了五千。

农民种地二十年都未必攒得下来五千块钱,一家子手艺人打工赚钱造房子却是一条出路。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陶师傅这年头就敢拖家带口地出来讨生活,肯定不缺往上走的魄力和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