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身聊发少年狂(764)+番外

作者: 绞刑架下的祈祷 阅读记录

李茂的决定是对了,居庸关作为北面的一道重要关防城市,地形极为险要,晋州、通州、汾州支援的军队和府军都要先到达居庸关,才能继续北上。

李茂一到居庸关,立刻拜访各路守将,到处攀关系。由于李老国公的关系遍及军中,这些人各地前来支援的守将不看僧面看佛面,对李茂都是客客气气。

可是对袁羲,就没那么客气了。

这位老将今年已经五十有四,可是正是在他眼皮子底下,王泰和反了,带走了一万多精兵。他当断不断,副将又中了调虎离山之计,许多武将就觉得他年纪大了,头脑糊涂了,还有些识人不清。

李茂知道袁羲久在北方,在军中的凝聚力才是最关键的地方,他的旗帜出现在哪里,各地残兵游勇就会向他汇集。

所以李茂在其中四处游说,又拿出家国大义做招牌,他是兵部尚书,许诺之后会替他们要封赏、会多给他们装备,自然要比其他官员提出来要有说服力的多、最后大部分领军的武将都乖乖把指挥权交给了袁羲,甘愿作为前锋或护卫陪他一起前往北方,伺机收回范阳。

袁羲带着几员家将一起北上,手上无兵无将,麾下定北军被打散的打散,击溃的击溃,虽为镇北将军,其实名不副实。眼见着信国公李茂为了他有兵可用四处游走,又低声下气委曲求全,这位老将心里实在是感动万分。

除了不能带兵,这位李国公完全不辱李硕的威名!

居庸关里,一身便服的李茂和穿着白色孝服的秦刚在关城里闲逛。

如今居庸关里涌入了大批的难民,北方的百姓都知道居庸关的作用,关内又有数量众多的守军,所以一旦城破家亡,纷纷都逃往居庸关,再从居庸关南下去中原腹地讨生活。

虽然说有难民涌入居庸关,到处散步着各种不祥的前线消息和谣传,但居庸关还是不愧为一座几百年都兵多城高的繁荣关城,街道上还是有很多人来来往往,居庸关内生活的百姓也并不为战争所影响。

相反的,因为劳动力的增多,许多物价都便宜了不少。

李茂今日带着几个穿着便服的家将,和武艺超群的秦刚一起在居庸关闲逛,就是为了避免出现难民骚乱,或者有奸细混入城内散步谣言。

明日袁羲将军就要带着各地的援军一共六万一起出城往涿县而去,他的目标是范阳。

一个妇人拎着一个大篮子,用布巾裹着头发,卖着一些大概是什么食物的东西。但她可能从来没有出来兜售过东西,所以几次下定决心要张口了,却又低下头红着脸发不出声。这年轻妇人看起来不过二十岁左右,不知为何要单独出来抛头露面。

但李茂料想,无论什么原因,怕都不是什么让人快活的理由。

所以李茂和家将吩咐了几句,让他连同那个篮子一起,把所有的吃食买了回来。

那年轻妇人惊喜的递出了自己手中的篮子,似是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一直盯着那个家将抱着篮子回到李茂这里,这才双眼噙泪的对着李茂深深地福了下去。

她一福身,李茂和秦刚便知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乡野村姑。

乡间的村妇,是绝对不会将礼行的这么有仪态的。

怕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妇人,因战乱流落到居庸关了。

其实不光这个妇人,他们也看到远处有不少穿着儒衫,满身尘土的文士,跟着许多壮汉一起站在劳力堆里,等着居庸关的铁匠、或者其他什么要劳力的老板将他们领回去出工。

有的并不要什么工钱,只要能给点吃的就行了。

“想不到李国公还是个怜香惜玉之人。”秦刚看着一大篮子,皱着眉头,“这怎么办?”

这豆饼虽然看起来并不粗糙,但他们这样的人家,是很少吃这种点心的。而且外面来路不明的食物,他们也不会去碰。

“找些乞丐难民,给他们分了吧。”李茂看了一眼篮子里的豆饼,怕是这个妇人是南边出身,嫁到北方来的。豆饼在北方可不多见。

南方闺秀在家要学中馈之术,会做这种点心也不稀奇。

“我并不是怜香惜玉,而是希望这些百姓不要失去希望罢了。只要人活着,总还会有好过来的一天。”

李茂想到自己以为必死无疑的时候被羯人所救,羯人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护送他回汾州。有时候只要熬过最艰难的那一关,就没有什么坎儿过不起了。

“是这样嘛……可是,你这次买了她所有的点心,她如果明天来卖却卖不掉,岂不是会加倍失望吗?”秦刚看着那个妇人握着钱往药铺而去,便知道为何她要抛头露面了。“你给了她期待,她若每次都想着这么容易卖掉东西,才是一种残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