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碧台空歌(474)+番外

作者: 青枚 阅读记录

“儿子的命都是阿爹给的,阿爹若不打算再让儿子活下去,不劳旁人动手,儿子自己还给爹就是。”

这是他最看重的骨血,是他悉心教导长大的儿子,是和他一起成长的同伴,是他前三十年最大的成就和荣耀。平宗过了好一会儿才察觉到牙根酸痛,胸口憋闷。他猛地背过身,大口地呼吸,想要平复心头的巨浪,然而每呼吸一下,都觉得五内如绞,痛不可言,竟如吃了砒霜毒发一般无可忍耐。

平若静静跪在地上,听着父亲剧烈的呼吸之声,双手紧紧攥住地上的草,泥土渗进指缝,身上的伤口还在作痛。然而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待着那人对他的处置。

这是最后一次。最后一次将自己的意志交到别人手中,将自己的前途摆在别人脚下,熬过了这一次,便是一片新天地,从此再无挂碍牵绊,再不受愧疚束缚折磨。熬不过,也不过一死,一了百了。

他的耳朵突然捕捉到什么声音,抬起头,见父亲仍然背对着自己,但刚才分明听见他说了句什么。平若硬着头皮问:“阿爹,你说什么?”

“我说……”平宗转过身来的时候面上已经看不出什么情绪,声音依旧平稳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我说你从今日开始可以不必叫我阿爹。我没有生过你这个儿子,你与我再无任何关系。”

虽然早就有了准备,听到这一句平若仍是忍不住呆了呆:“阿爹?”

“我说不许这么叫我了。”平宗咬着牙说,用尽全部的自制,转过身,“走吧。”

平若仍旧不敢置信:“你让我走?”

“我让你滚!”平宗突然暴喝一声,声若响雷,在静谧的夜里滚过山坡,震得树间寒鸦振翅飞起,成群结队,扑向月亮。山下大军也听见了这一声怒喝,纷纷朝上面看来。月光下就如同是平静的水面蓦地起了一层涟漪般向周围扩散开来。

平若再也不说什么,跪在地上冲着平宗的背影叩了三个头,起身向山下自己的坐骑走去。

还有贺布铁卫围上来拦住他的去路,一个个手握刀柄,只等一声令下就将这个激怒主帅的逆子拿下。

“让他走!”平宗的声音从山顶传来,如同天神般威严不可违逆,“不许伤他,让他走!”

带着不情愿和迷惑,士兵们向两旁让开,在平若的面前给他留出一条路来。

平若翻身上马,顶着无数利箭一样冷硬带着杀气的目光,一步步向包围圈外走去。

惊飞的群鸦聒噪不停,在头顶盘旋,月光微微颤动。

平若回过头去,寻找山坡上那个身影。

青色的天幕之下,那人站在月光的中心,看上去遥远而不可侵犯。令他有一种不是自己背离了对方,而是对方放弃了自己的错觉。

平若心头一紧,突然拨转马头,不顾周围响起的惊呼声,催马向山坡上跑去。

厍狄玮等人大惊,一边呼喝一边带着人狂追过去,生怕他突然动手伤了平宗分毫。

平宗却岿然不动,眼看着平若奔到近前,沉静自若。

平若并不下马,飞快地说:“叶娘子只怕有危险,有人要害她。”

平宗一怔,还没反应过来,平若就已经又掉头下山,飞快地跑远了。

第十二章 衣冠偶坐论分合

入秋后的昭明终于凉快了下来。

整整一夏,昭明城都被水汽蒸腾得又热又闷,有如蒸笼一般。不只是尧允这样草原上出来的北方人受不了,就连在凤都那种出了名的暑热之地长大的龙霄都有些经受不住,手中握着一把羽扇,哗啦哗啦扇得襟带乱飞,还是禁不住地冒汗。

“今年天气真古怪,江北倒比江南还热!”龙霄一进尧允的书房,大大咧咧地席地而坐,口中抱怨着,“不信你去落霞关试试,那边都比昭明要凉快。”

“是啊,二十万大军密不透风地在北边围成了一堵墙,一只苍蝇都透不进来,能不热吗?”尧允对他不请自来已经习以为常,头也不抬地说。

龙霄手中羽扇略顿了顿,问道:“楚勒走了那么久,有消息没有?”

“有。”

龙霄等了片刻,才意识到他的话已经说完了,登时气得都笑了:“我说老尧,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跟我摆架子了?我从落霞关翻山越岭来一趟昭明容易吗?就算熟不拘礼你不迎客也就算了,连好话也不给一句,这是待客之道吗?”

尧允认认真真将手上正在写的书信完成,放下笔,这才抬头朝龙霄看去,见他正自己倒了一杯酒优哉游哉地喝着,便笑起来:“你都反客为主了,我还需要待客吗?”

龙霄其实知道症结所在,叹了口气,放下酒杯道:“我知道,我知道,你这是嫌我办事不力,没能借来那两位王爷的兵替你抵挡北边。可你得知道,我如今日子也不好过得很,空口白牙让他们借兵向北打,总得让他们相信这事做来有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