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碧台空歌(504)+番外

作者: 青枚 阅读记录

最终愿意继续跟平若走下去的只有一百多人。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这一百多人靠着偷鸡打猎,迂回反复,躲避追兵,终于来到了雒都城外。

守城官核实了平若的身份,立即派人飞奔去报告。

不一时,崔璨带着车驾赶到。他与平若初一见面,怔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连忙跳下车来,跑过去将平若抱住,在他后背重重捶了两下:“平中书你可算是回来了!陛下日日都在催问有没有你的消息,满朝上下都惦记着你呢!”

“是啊,回来了,回来了……”平若一时没有挣开崔璨的手臂,口中喃喃回应着,心头却升起了奇特的感受。

这明明是他第一次来雒都,甚至连城都还没有进,但崔璨脱口说出“回来”二字,在他听来却丝毫不觉不妥。好像他拼尽全力百折不挠地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这一刻,为了“回来”这两个字。

崔璨终于将平若微微推开一点,却仍然紧握着他的双臂,拉开距离只是为了更好地打量他,然后他热切地笑了一下,说:“来,我陪你进城。”

崔璨像是明白平若心中所想,并不带着他登车,而是拉着他携手走向城门。

雒都承天门有五道大门,平日只开启最东和最西两门供人进出。此时守城官早就得了崔璨的指示,特将平日不轻易开启的中间正门大开,让平若等人经过。

雒都曾是中原的千年神都。自周成王起,便是天下的中心。虽然三百年乱世早就令神都荒芜,王庭蔓草,殿宇倾颓,但这座高达五十丈、厚达十七丈的城墙依然让雒都保持着全天下最巍峨宏大的气魄。

平若自幼在龙城长大,这是头一次见到真正由先贤所造的城池。城门宽九丈,可供三辆崔璨带来的辂车并行经过。门洞幽深仿佛山洞,平若与崔璨并肩走进去,可以听见脚步声在四壁回荡。

“平中书,”崔璨看着门洞另一头透进来的光线,听着自己的回声在耳边嗡嗡作响,轻声道,“这便是你的城了。”

平若深深吸了口气,这才抑制住涌上眼中的潮意。他强抑着激越的心情,配合着崔璨的脚步,不紧不慢地走过漫长的门洞。

门洞的另一头,一座荒瘠寥落却无比宏大的城。

平若心中对雒都的景象描绘了千百遍,正是这些心中的景象激励他一路坚持下来。

然而如今他看到的,却是倾颓的佛塔,烧得漆黑的残垣断壁,破损的民居,坍塌了一半的桥,以及面带菜色、清瘦贫寒的百姓。

崔璨完全能够想象到平若此刻的心情,两个月前当他第一次走进这座城的时候,震惊和心痛不会比平若更少。“三百年间五次大火焚城,七次围城之难,鼎盛时曾经有三十万户的雒都,如今只有不到十万户居民。阿若……”崔璨的声音仍然很轻,就像还是在门洞中,害怕声音引发的回响一样,低声冒失唐突地像家人一样称呼他,“这里就是你以后要大展作为的地方。”

平若被他的话激励,不由自主脱开崔璨的手向前走了两步,想起了当年随着父亲并肩进入龙城的情形。那个时候他清楚地知道,虽然他们拥奉着皇帝的御驾走进龙城,但那座城属于他的父亲。

就像如今,虽然同一个皇帝在御座上端坐,但眼前这座残破不堪却又承载着沉重天命的城是属于他的。

崔璨在旁边立了一会儿,才打断平若的思绪,笑道:“好了,快登车吧,陛下还在等着你呢。”

平若有些茫然地看着眼前的街巷,问:“陛下在什么地方?”

“当然是在皇宫里呀。”崔璨笑起来,拉着平若上了辂车,与他并肩坐下,这才简要地将这些日雒都的情形说与他昕。

“当日我在太仓河以北找到了陛下的车驾,其时情况紧急,来追赶陛下的是长乐郡主。”

平若一愣:“我姑姑?”

“正是。晋王妃与陛下同行,带人去堵截长乐郡主,我护送陛下赶往太仓河。晋王在太仓河原本布置了一支人马拦截,好在晗辛娘子提前赶去,寻机烧了他们的粮仓,又放走了一大半战马。敌军不战自乱,我们才有机会护送陛下过河。”

平若听得怔住。他自以为这一场变故中,自己是最劳苦功高的,却没想到关键之处竟然是晗辛一个人完成的。

崔璨却以为他牵挂亲人,便道:“一旦抵达了雒都就好了。前期派来的将作监诸人已经修缮了一批宫室宅邸。你虽然还没回来,陛下已经给你赐了第,就在皇城南边的隆兴坊。你的两位兄弟已经住了进去。”

平若听出了蹊跷,问道:“我阿娘呢?”他突然紧张起来,问:“你刚才说她去拦堵我姑姑,莫非她出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