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婉(75)+番外

作者: 长安街的药铺 阅读记录

眼睛赫然亮了亮,她使劲眨了眨,细眉紧蹙着。

那是在手绢的一角,是用血凝成的“江州”字。

她不敢往那方面想,因为太多的可能会让这个猜测成为不可能,可是她又侥幸地想着,她的男人做任何事都是绸缪好的,兴许他真的去了江州呢?明明已经击退了赵嘉瑜的人,又怎么会被他们逼入绝境?

她像是忽然冷静下来,心底一个声音告诉她,此事确有蹊跷。

阿婉攥紧手绢。

几乎是没有犹豫便做了选择,她想试一试。

外边肖参脸上亦是凝重,从头至尾一句话都没说。

几人又重新启程,沈璧不知道怎么安慰阿婉,再加上自己都伤心得很,遂没有上去,而是和肖参一道在外面坐着,大抵是哭的累了,竟靠着马车睡着了。

魏成缙在前边骑着马,没走几步,又返程过来,皱眉看了她几眼,接着俯身捞过她坐在自己身前。

一行人这么走到天黑,进了城,魏成缙的意思是继续赶路,阿婉却突然说进客栈歇息一夜,明日再走

最后到底是在客栈住下了。

到了半夜,四周都静下来,阿婉从床上坐了起来,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沈璧,起身从包袱里将事先写好的一封信放到床边,随后背着包袱轻轻出了门。

客栈正门已经关了,她溜进后院里,那里有马厩,不远处有个侧门,轻手轻脚走到门边,手还未碰上去,就听身后起了脚步声。

她屏气回头,借着院里微弱的灯火看清来人模样,“肖侍卫。”

肖参没说话,上前替她开了门,两人一道出去后,他又进去将马车拉了出来,“夫人,你是要去找大人对吗?”

阿婉低眸,随后点着头。

“小的同您一块去,天南海北也要把大人找回来。”说到这里,他声音有些哽咽。

马车在三更天里跑了起来,吱呀吱呀地阵阵响着。

一路上,肖参同她说了许多话,他的命是许砚行给的,他十岁时被人贩子毒打,差点没命了,是许砚行拿钱将他买了下来,还请人教他习武,把他带在身边。

阿婉安静听着,嘴角的笑有些苦涩,这就是她的男人,别人说他冷漠,可是他却是良善之人,他会几次救与他无关的人,别人又说他野心勃勃,可他虽然身处高位,却不会独掌大权,处处为皇上着想,为大邺朝着想。

肖参说完,又问她,“夫人,我们往哪个方向去?”

阿婉低头,将那枚白玉狐狸放入手绢中,随后裹住,声音低而坚定,“江州。”

* * * * * *

沈璧次日醒来,一眼便看到床上的信,她看着阿婉昨夜里置放包袱的位置,这会果真空荡荡,于是忙拆了信,很简单一句话――

你同魏公子回邺都,我去找他。

她一看整个人立刻清醒了,下了床慌忙穿好衣服鞋子,推开门就要去找魏成缙,不想直接一头撞进他怀里。

魏成缙扶住她,脸上神色淡淡,“急什么?”

“我……我小――”

“我知道。”他进屋拎起她的包袱,随后拉着她的手,“我送你回去。”

“你知道――你知道怎么不拦着?”沈璧已经急得哭了,本来许砚行出了事,这会阿婉又不见了,她只觉得脑子里一片混乱,狠命甩着魏成缙的手,抽泣着,第一次不想同他一起,“你放开我,我不跟你走,我要去找我小舅母”

魏成缙眉眼皱了皱,也不与她多说什么,只冷着脸直接弯身将沈璧拦腰扛在肩上,走出去后往马上一扔,接着自己跳上去双手紧紧困在她周围,任她哭喊,直接双腿夹着马肚,骑着马继续赶路。

* * * * * *

许砚行失踪了,早朝时,太后娘娘发了一通火,一方面她虽然想把朝中大权从他手上拿下来,但是另一方面叛乱还没有平息,她还得依仗着,宁王那边已经有意退兵,朝廷大军哪里能够撑得住?

不管怎么斗,她绝对不能允许卫太妃的儿子夺了这皇位。

于是当即下旨,派人尽快将许砚行找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杜东亭给她垂着腿,笑道,“娘娘,在臣看来,这太傅大人可比叛贼危险得多。”

太后哼了哼,他不知道,比起许砚行,她更忌讳赵嘉瑜。

“东亭呀,哀家怎么觉得你对许太傅意见很大?”

杜东亭笑了笑,“无冤无仇,臣何须在意他,不过是太后娘娘您因为他心里头不高兴了,臣才想着替您分忧呀。”

一番话说得太后微微动容,“还是你会说话,哀家这心情好多了。”

杜东亭眼神暗了暗,脸上仍旧挂着笑,一双小眼睛眯得没了缝,却隐隐藏着一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