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明珠(496)+番外

于婆子一家子登时把苏太医当了观世音菩萨似的拜,于是苏太医自以为与他家有大恩,每回接五小姐出门,都从这个角门子过,想来于婆子会当没看见,替他遮掩。

于婆子也果然当没看见,不过其实救不救于忆,于婆子都会当没看见,连其他角门子上的人,也都一样。

不过,当然没有人说破,陈颐安郑明珠不说,陈颐敏也不说,她觉得看着苏太医犯二可有趣了。

今年年头,陈颐敏十三岁生辰,已经是太医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使的苏太医迫不及待央了靖国公世子夫人上门提亲。

这位世子大约第一回半这样简单容易的差使,备了几色礼盒上门,言谈间打听了几句陈颐雅的年龄之类,就试探着把话说了出来。

然后……陈夫人就点头应了。

原来是早商量过的了,表弟来央自个儿的时候还一脸紧张,担忧的什么似的,装什么呢!

靖国公世子妃在心中腹诽。

其实她真是错怪苏太医了,苏太医可不知道陈家早就在等着他上门提亲了呢,从陈颐敏七岁的时候他拐了小姑娘出门,陈颐敏过了十岁,陈家就每一年都在等着他上门来提亲,没承想他居然到陈颐敏十三岁了才来。

郑明珠回去就对陈颐安笑道:“小苏可算是来了,他还真稳得住。”

前年苏太医升院判的时候,郑明珠就估摸着他该来提亲了,没承想这人还死脑筋的非要升了院使才来呢。

陈颐安不以为意:“反正总要来的,五妹妹也还小。”

是以现在五小姐是跟着未婚夫出门了。

他们的店扩大了一回,现在已经是两间门面了,但店堂里阔大空旷,东西极少,因是陈颐敏做主的地方,看起来总与别的店铺有些不同,店里刷的雪白,门口也没有掌柜的柜台,靠墙一溜矮矮的货柜,陈列着一盘一盘的糖果和点心,店堂正中央是长木桌子,铺着雪白的桌布,摆着两三样当季主推的糖果点心。

帝都最热闹的大街的两间大门面的糖果店,却只有十来样糖果点心,可是‘糖门’这个招牌帝都无人不知。

陈颐敏实在很佩服自己嫂子的智慧,是嫂子跟她说的,叫她卖又贵又少的东西:“比如这奶冻,你一天可以卖一百碗,但每天只卖三十碗,价钱提高一点,高到多少呢?高到大部分人需要逢年过节才舍得买一回,但达官贵人并不觉得贵的程度就可以了。”

饥饿营销!品牌贵族化,奢侈品化!陈颐敏觉得脑袋上有个灯泡‘叮’的亮了起来,古人并没有总结出这样的商业词汇,可是一样有这样的智慧。

现在糖门已经有部分东西专供宫里了,越发高大上,名气也越发大了,简直日进斗金。

于是陈颐敏在京郊买下了田地(当然其实苏太医也要出钱……连郑明珠、庄顺公主、三嫂子和几个出了门子的姐姐都被陈颐敏化了缘),种起了果树,花田,香料等所有不能当饭吃的东西。

下一步就该建个暖房了。

陈颐敏觉得自己的梦想越来越圆满了,所以也越来越开心,现在这种生活,天天都眉开眼笑,笑的眼睛如月牙儿一般。

两人从马车上下来,苏太医习惯性的牵着陈颐敏的手,进他们的庄园去,杏子熟了,今天他们是来摘杏子的,陈颐敏前几天就念叨,今年要酿杏子酒。

还有葡萄也要看一下,去年的葡萄酒连太子爷都赞好,所以又多栽了几亩,也快要熟了。

庄园里还有酒窖,陈颐敏用糖蒸出来朗姆酒,还有存下来的青梅酒,葡萄酒,樱桃酒,麦酒,陈颐敏和苏太医每次看完了果园,就去酒窖里倒两杯酒,坐在庄园的那一排房子门前的大院子里喝酒。

吃一两块点心。

陈颐敏觉得没有比这种感觉更舒服的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可可和咖啡了,这两种都是适合热带或者亚热带气候栽种,帝都这样的北方,别说种,连种子也找不着。

陈颐敏念叨了这些年,一直无果。

幸而茶也不错,陈颐敏在侯府的生活也渐渐的培养出了对茶的爱好,侯府惯喝龙井,偶尔喝一点乌龙茶,那是因为陈夫人的生母是从福建嫁到南京的,陈夫人跟着喝过,侯府也就常备。

陈颐敏在冬天爱喝一点红茶,嫁到云南去的陈颐贞每年都送一车滇红和普洱回来,还有茶花粉,干茶花这类陈颐敏要的东西。

陈颐敏也每年在去云南的车上塞好多盒糖。

还有,陈颐敏觉得云南的蘑菇和饵块都很好吃。

说不定云南能种的起来咖啡和可可呢?陈颐敏真是向往:“什么时候才能种出来可可啊……宝哥儿、启哥儿,元哥儿,还有庄姐儿喜姐儿芸姐儿,晋哥儿……肯定都爱喝。”

上一篇:俏农女 下一篇:穿越之将/穿越兽人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