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戏装山河(203)+番外

作者: 君子在野 阅读记录

莫青荷带着另外三名延安来的同志在郊外下了车,因为时间紧急,没有来得及与藏在车斗里的沈家老小一一告别,等卡车的引擎声消失在夜幕里,四人才如释重负的抒了口气。

郊外荒草凄凄,一条蜿蜒的小路被掩藏在茂密的树林里。

原野背着枪,呆呆的望着卡车离开的方向。

莫青荷呼出一口白气,拍了拍他的肩膀,劝道:“走吧,别再看了。”

原野一言不发,阴沉着脸色,对另两名同志做了个出发的手势,还没人动弹,只听小路一侧的杂草丛传来哗啦啦一阵响,一双洁白的手分开树丛,指尖的蔻丹被磨得一片斑驳,沈飘萍探出脑袋,左右看了看,矫健的跃上小路,使劲拍了拍小腿的尘土。

“美国无趣极了,你们带我去延安。”她理直气壮地说,接着扯下脖颈的金十字架,塞进莫青荷手里,“在茶园时上帝就已经把我们抛弃了,也许延安有新的东西。”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四人都惊呆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阵相互质问,然而卡车停下时每人都处在极端的紧张状态,没人注意是否有人从车斗跳了出来。原野的脸涨得通红,莫青荷也满脸诧异,半晌无奈的摊了摊手,道:“带她一起走吧,原野,你负责她的安全。”

说完凑到原野身边,用只能让两人听见的声音说道:“剩下的靠你啦。”

原野目视前方,嘴角往上一挑,闷声道:“放心。”

一行五人趁着夜色,往最近的交通点走去,在他们身后,一场浩大而艰苦、整整持续八年的战争,就在这一年里,用最悲壮和热血的方式缓缓拉开序幕,有些以为能一生相伴的人慢慢被历史遗忘,有些以为将相忘于江湖的人,却随着战争的脚步,再次被推上了命运的舞台。

第83章

民国三十三年初夏,延安。

自从年初,北边的国民党阎锡山部挑起了一些事端,国共联手的形势就变得相当微妙,明面上大家一起轰轰烈烈的抗击日本人,然而暗地里,小范围的冲突和对峙时时发生,双方都憋着一股劲,作为中共敌后抗日心脏的延安市,大小会议一次接着一次,下达的指令很简略:尽全力抗击日军,对于国民党军队的挑衅能忍则忍,同时继续扩大根据地,为将来扩军一倍至数倍做准备。

延安的进步青年们私下里讨论时,对两党和谈并不抱多少希望,但提起抗日,大家虽然饿得面有菜色,目光却熠熠闪闪,挥着一双原先拿笔杆子,现在种田垦荒的粗糙大手慷慨陈词——七年了,日本人快扛不住了。

然而没等开春以来的胜利之气持续太久,日本军队为了挽救他们在太平洋战场的一再失利,对国民党军队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围追堵截,延安那边就傻了眼,正面战场告急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清楚楚,每个人脸上刚露出的一点轻松迅速转为凝重。

七年了,不仅日军扛不住,中国也打到千疮百孔,再没有家底能拿去拼了。

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了革命根据地的每名战士,然而刚刚风尘仆仆从前线回来的莫少轩却没心思思考这些,对他来说,战局变化只有苦和更苦的区别,艰苦与否,不是一名军人该在意的。

然而令现在的莫团长分心的,还有另外一件事。

他要结婚了。

昔日的名伶莫青荷,如今的八路军六八一团团长莫少轩坐在老乡借给他的新房里,穿着一身打满补丁的灰布军装,打量着被裱糊一新的窗户和浆洗的干干净净的床单,生出一些漂泊战场多年的老兵共有的感叹。趁着四下无人,他喜滋滋地望着门口悬挂的红布帘,在心里用一口地道的老北京腔夸赞自己,爷成家了,爷们终于要有媳妇了!

他已经是一名二十七岁的战士,原本长得显小,现在添了年纪和阅历,正是男子最迷人的时候,在队伍里是一枝独秀的清俊。端正的脸孔晒成小麦色,鼻梁挺直,四肢结实,睫毛依旧太过密实,把一双漆黑的眼睛映衬得十分多情,这让他有些不忿,拿剪刀剪过几次,谁知越是剪越是长,他也就放弃了,留着一副好皮相让弟兄们笑话。

幸好,凭借他不要命的冲劲和胆识,没人能把现在的他和多年前那名满头珠翠的名旦挂钩。

这是在人前,背着人的时候,想起从小到大的营生被彻底抛下了,自己也有些惋惜,于是每逢遇上极端高兴的事,譬如打了一场大胜仗,或者娶媳妇,莫团长还是爱偷偷唱上两句。

他瞥了一眼窗外,煞有介事的清了清嗓子,一手轻轻抚着晃晃悠悠的旧木头桌子,另一手在胸前挽了个兰花指,轻袅袅地把手往身侧一送,碎步走了两圈,哼出一段《袅晴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