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七零之普通夫妻(175)

作者: 陈财主 阅读记录

江心都不知道今天刚说出来的话,已经传出去那么远了,这个柴主任,说他什么好,她也不好立即答应:“蔡大姐,这事儿得等柴主任那边的消息,一有定论,我第一个和你说。”

蔡大姐满意地走了,不枉她为江心牵线拉桥旺师傅,江嫂子还是个懂得眉眼高低、人情世故的人,至少有好事情,能想着她。

蔡大姐走后,又来了几个陌生人问,这下更过分,问人家的门拆不拆,弄得江心哭笑不得,把人送走,关上门,谁来敲都不开了。

第66章

日子咋咋呼呼到了立秋, 立秋之后,太阳依旧猛烈,秋老虎的威力把人晒得不敢出门, 各处屯子都在积极收割小麦, 闲一个月又要开始收高粱和玉米了, 中间空出来的日子就是让农人在忙碌的一年里打个盹儿的。

因为答应了要包这五个师傅十天的午饭和晚饭, 江心不得不囤了一些不容易变质的食物。

蔡大姐告诉她,屯里有人偷偷在腌羊腿,五块钱一条,不用票,省着点儿的话, 一条能吃一个冬季, 就是腌制的人手艺不定,有的咸香,有的齁咸,有的没味道, 买的好不好,就看她运气了。

江心就亲自去看了, 她也看不懂,一进门就是冲鼻子的一股羊骚味,她捂着鼻子挑了个最小的, 跟那养羊的牧民砍了价格, 让他送了两壶刚挤出来的羊奶, 准备回去试一试。

晚上吃饭时候,霍一忠吃到了几片咸香的羊肉, 倒是把汤都喝完了, 江心就满意了, 这种腌制的肉好保存,准备过阵子买两条寄回新庆,给江家人也尝尝。

羊奶的处理,她学了草原那边的人,煮沸过滤后,加了茶叶和糖,用小火煮,两个孩子倒是没觉得难喝,咕噜咕噜一下就喝空了,就连嫌羊奶腥臊的霍一忠都把他那碗喝完了,江心再次顺意,过两天得把定羊奶的事儿放上日程了。

一九七四年秋,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宜动土,宜盖屋。

一早上,霍一忠带着两个孩子把大门和厨房都贴上了江心用毛笔写的红纸条:开工大吉、百无禁忌、大吉大利。

郑婶子和苗嫂子这两个走得近的邻居给他们送来两个苹果,又陆续在大门口挂上松柏枝叶和艾草,祝他们平安顺心,家宅和睦。

旺师傅也是老道的老师傅了,见这家人重视,开工前还对着东南方向吼了几嗓子,带着四个年轻人拜了三拜,往地上浇了三杯粗酒水,他喊的是当地的土话,意思是告知天上地下的大小神仙,我们要动工建房子了,如有得罪的地方,请多包涵。

这是难得的大事,家属村好多不上学不上班的小孩大人都跑到门口来瞧热闹,旺师傅喊的时候,他们还笑起来,小孩学着作揖,被老人提溜起来,不许他们学,怕让神仙看上,顺手给带走了。

江心给了开工红包,这是额外的,旺师傅脸上得意了,九点一到,招呼徒弟们动手。

于是这场轰轰烈烈的改建公家房子的行动,至此,总算是正式动工了。

霍一忠要上班,不能因为房子的事耽误工作和训练,江心每日都忙得陀螺一样,除了要给几个师傅烧水做饭,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好在郑婶子能帮忙看着,然而,她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用来应付想占拆下来瓦片和木板便宜的人。

柴主任说了,这些都贱价卖出去,卖完即止,卖出的钱,不论多少,全部归部队后勤部所有。

让江心恼火的是,柴主任完全不派人上门帮忙,大概也是为了报复江心前两天不肯开口处理建筑垃圾的事儿,不过好在熬过第一日,第二天,蔡大姐就带着她的两个堂亲来了。

第一日,旺师傅和他四个徒弟就把二层阁楼全部拆除,把瓦片和木板整整齐齐轻放在厨房边上,破损率很低,有人见了,总是手痒,想进来拾几片走,说是家里某个地方漏水,拿回去盖一盖。

江心一开始气得半死,两片旧瓦片才卖一分钱,一块木板贵点也就一毛,有人就连一分钱一毛钱都不乐意出。

霍明是个胆儿大的,见小江气得叉腰,她就自告奋勇坐在门口看着,不让人进来拿东西,有人想悄悄摸进来,被霍明大声嚷嚷出来:“小偷!有小偷!偷我们家东西了!”

脸皮薄的就讪笑出去了,嘟囔几句,都是公家的,公家的就是人民的,他也是人民,怎么他就拿不得。

有脸皮厚的大人拿了木板,居然还骂霍明一个小孩嘴多,说她以后就跟她那后娘江心一样,是个利嘴婆子,谁知霍明越战越勇,一路小跑追着那大人骂出去:“小偷!你是小偷!小时偷针,大了偷金!你是汉奸!你是卖国贼!偷东西!大坏蛋!解放军叔叔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