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七零之普通夫妻(229)

作者: 陈财主 阅读记录

霍一忠一脸僵硬:“你说什么?嫁妆钱?娶媳妇的钱?”他忍不住站起来,打开房间的门,看着两个熟睡的,还不到他大腿高的小豆芽,猛吸一口气,关上门,黑脸不可置信的表情控制不住,“他们一个过了年才六岁,一个才四岁,就要开始操心婚嫁的事了?”

江心抬眼看他,瞪眼:“大惊小怪干什么。坐下,给你发这个月的零花钱,十五,拿着。”

霍一忠机械地接过那三张崭新的大团结,还是不敢相信:“心心,是不是太早了?他们才多大?”

“不早了,十八年一晃就过去了,反正先把钱给他们存上,到时候不管他们是想结婚还是想读书,都随他们,只要他们想干什么,咱们能拿出钱来就行。”江心说着,划了三十五到日常生活费那边的账上,那就还剩下五十。

又让霍一忠拿了一个信封,写上机动用钱四个字,放了十块钱进去:“往后每个月我都往里头放十块钱,你想给任何人钱,帮助任何人,延锋那边也好,你战友也好,你前妻也好,都可以在这里拿钱,他们还不还随便他们。一年有一百二十块钱,足够你用来表达情义的。”

“剩下四十,是建房子要给回我的钱,等给到一千,这四十块钱就可以停了,之后再转入家庭存款。如果你后面升职提工资了,那霍明霍岩那两个信封的钱也要随之增加。”江心一下子就把钱都分好了,“除去工业票要补上前阵子咱们的欠债,你所有的粮油补贴票全部用在家里,改善家庭伙食,同意吗?”

霍一忠手上拿着十五块钱,愣愣地点头,他还有不同意的余地吗?

就在这个冬夜,他感觉自己的人生被这一百五十块钱支配得清清楚楚,霍一忠不知道,原来日子是可以这么过的,往日里他拿了工资,别说计划和存款,能花到月底就不错了,哪个人找他开口,他都能给出去,收回来就得是一两年之后,或者干脆就是不了了之了。

“那,心心,这十五块钱,我能用来资助战友吗?”霍一忠其实平时在家属村很少花钱,除非去镇上给两个孩子买点吃的玩的,偶尔买点小玩意儿哄哄江心,不然一个月能花五块钱就不错了。

“可以,帮助你前妻都行,但仅限于这十五块钱,过了线就不行。”江心提醒他,上回因为这个事情,他们吵得多严重。

“我有一个战友,腿伤了,原来是前线,现在转入后勤了,他受伤后,家里状况就不太好。”霍一忠说的是几个月前在火车上遇到的蔡大头,他的双腿受伤,救治不及时,在医院修养了几个月,前段时间才能站起来,还是曹正在军医总院遇见,给他写信提起的,说是准备给他筹点钱,问霍一忠的意思,霍一忠当仁不让。

“你看着办。”不是江心冷血,是她总得平衡着家里的花费,不能再像前三个月那般过日子了。

夫妻说钱是伤感情的,不说是逃避现实的,勇者除了要面对冬日早上起床的寒气,也要面对说到钱的尴尬。

反正家里领导给了指示,霍一忠就知道怎么用这些钱了。

除了那三十五块日常花费的钱放在方便拿的地方,江心把装钱的信封和账本放进一个铁盒子里,再把密闭的铁盒子锁进一个小柜子里,用布盖了,放在衣柜的顶上。

霍一忠则是打了温水让她洗手,江心有个奇怪的习惯,点完钱和票,一定要用香皂狠狠地搓手,直到她认为洗干净了才算,其实这是上一世她爷爷教给她的,不知不觉就一直保持住了。

夫妻二人把那盆火拢灭,把灯关了,躺在床上,人叠人,外头的雪在下,纷纷扬扬,明天醒来又是银装素裹冰冷的世界,可是他们的屋里暖呼呼的,让人沉醉。

......

过了几日,天放晴,有两日没下雪,邮递员坐着汽车来家属村了,给江心带来两封信、三张汇款单和一张电报,江心拆了自己的信和汇款单,另一封来自一个叫仙留的地方,是给霍一忠的,不知是战友还是其他人,她就没动。

江心看着小哥和侯三兴奋写给她的信,说是巧克力和牛肉干一到新庆,很快就卖完了,大香肠托人到省城去卖,加了点价格,两天就出光了,他们根据江心的建议,把巧克力价格定的跟比商店高一些,不要票,小赚了一笔,两人在新庆按照各人三成的比例分了钱,另外一份是打点中间帮忙的人。

他们在信里让江心继续进货,尤其是巧克力和牛肉干,现在临近过年,大多人手里都有钱,能进多少就进多少,他们有办法把这些货都出了。

电报上写的是日期和火车车次,还是上回那个叫老水的人帮忙中转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