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七零之普通夫妻(270)

作者: 陈财主 阅读记录

只是虽然她读了新社会的书,却还有老式的思想在,凡事以男人为主,丈夫是她的天,日子围着鲁有根转,已经成了她的习惯,见鲁有根大声训斥她,她也就委顿下来,坐在床边不声不响,不敢顶嘴。

鲁有根这回却没心情哄她,把东西收拾好,下楼把警卫员叫过来:“让小康把车加满油,明天我要赶最早的一班火车。你也准备一下,和我一起走,替我去省里送封信。”

“是!”警卫员敬礼,小跑出去通知小康。

何知云在楼上撩开窗帘看着他们在楼下说话,踮着脚尖,静悄悄回头去翻鲁有根的行李,没有任何文件,那就不是公事,难道又是那个魏淑贤和她生的孩子有什么幺蛾子出来,才要老鲁回去?

这个前妻命怎么这样好,有儿有女,婆婆支持她,听说大儿子在岭南军区又升职级了,人到中年,还把丈夫的心给等回去了!

何知云那晚气得转过身,背对着鲁有根,脑子里发散回了许多年前,把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翻出来反复咀嚼,又把鲁家老家人全都骂了一遍,可鲁有根在楼下交代完工作,一躺下很快就睡着了,丝毫不受影响。

作者有话说:

今天没有加班,发早点。

第96章

霍一忠从营地出来后, 哪里都没去,直接往家里走,他现在正是混乱的时候, 需要点时间, 需要一个人的点拨, 看是否能拨乱反正, 得到一个明确的方向。

江心在家里把他的行李袋翻出来,跟发臭的衣服一起,泡在盆子里,厨房锅里烧了热水,等他回来再给他洗头剪头发, 还要刮胡子。

装吃食的那个袋子里头, 装了一些他带回来特产,江心拿出熏肉腊肠、硬米糕,一包她喜欢的高山绿茶,一堆零碎的小吃, 她把那些小的吃食分了一些给周边的邻居,感谢她们在这个月给她的帮助。

霍一忠这个月的离家, 让江心很大程度地融入了家属村,帮助别人,接受别人的帮忙, 大家的情谊似乎更深入了一些, 尤其是和郑婶子, 还有黄苗二位嫂子。

霍岩发烧的时候,郑婶子天天到她家帮着看霍明。

而霍一忠不在家, 两位嫂子见她家里柴火没剩多少了, 隔几天就匀过来一些, 顺便给她烧个水,扫个地,闲聊几句就回家去。

说不上是什么大恩大德,就是这种涓涓细流的体贴和心意,让江心放下那阵知晓后头大趋势的傲慢,诚心诚意和人相处起来,真心实意地想回报他们,于是在扫盲班的课上,她比之前更用心,用故事串联起当天要学的字,还会出题给大家考试,鼓励不识字的人加入班里。

人若是真诚付出,总是会被人看到的,有些不识字又怕人嘲笑的家属,听说了小江用心教人读书认字后,也放下那颗自卑心,找后勤报名,领了几页纸“课本”,加入到夜里的扫盲班中,一时间,扫盲班报名人数蹭蹭涨,大家很积极,见面都互相文雅问候,说粗口的人都少了许多。

家属村扫盲工作,势头向好,其中姚政委和后勤是最高兴的,月底给两位老师发油粮票都十分爽快,亲自送上门。

霍明现在成了江心的小帮手,给邻居送吃的,帮忙传句话,都靠她那张六岁的小嘴,甜甜的,两根辫子乱晃,总是一副笑脸,和霍岩两个人被江心教得不错,在外头成日叔叔婶婶你好、爷爷奶奶再见地叫,活泼可爱,嘴甜惹人喜欢。

霍一忠到家门口,家里就是一副炊烟四起,岁月静好的模样,江心戴着袖套,蹲在地上给他洗衣服,两个孩子在客厅练字,偶尔停下来拌嘴,刚锄过的菜地,雪水和泥土混在一起,湿漉漉的,有一畦菜地冒出手指头大小的绿苗,一瞬间,霍一忠的心就静下来,这是他的家,他不需要防备和戒心。

外头的事是外头的事,不能带回家里来。

江心抬起头,见霍一忠站在门口不动,把头发撩到耳后,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霍一忠马上关起门,把蹲着的江心抱起来,拿胡子扎了她的小圆脸一下,怎么会找不到路,只要她在,他就能找到回家的路:“给你发的电报都收到了吗?”

“收到了。”江心也亲亲这个风尘仆仆的男人,他回来了真好,“收到了四五张,都在楼上抽屉放着呢。”

邮递员还问过她,这是什么意思,谁发电报就发个“123”,可江心自己知道,她不告诉别人,就告诉霍明霍岩,说他们爸爸在外头也惦记着家里。

霍一忠去提水洗澡,从头到脚,洗了整整三大桶,才感觉把自己洗干净,刮了胡子,换上干净的衣裳,整个人都清爽起来,江心让他晾衣服,又去厨房给他下了碗面,放了厚厚的一层牛肉浇头,霍一忠右手拿筷子吃面,左手还牵着她,不让她离开自己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