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七零之普通夫妻(3)

作者: 陈财主 阅读记录

一周后,原本就有些营养不良的江欣,瘦成一把骨头出院了,一双大眼睛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不爱笑,也不爱说话,整日躺在床上眼睁睁看着天花板,也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好几次万晓娥进来见了都吓得一机灵,马上转头出去,那个眼神,像是看见了什么孤魂野鬼一般。

江母的眼睛不好,早早办了内退,让大儿子江河接替了她在糖厂里的岗位。

这些天,她日日哭,夜夜哭,一想起小女儿江欣往后可能不会再有孩子,就担心得不得了。

家里的气氛一天比一天低迷,就连四岁的江平都不敢大声说笑了,老跟在妈妈万晓娥脚边转,生怕惹得大人们不高兴。

好几次江母都说,往后若是江欣没办法再婚,一定让江河和江淮两兄弟的孩子多照看这个幺女。

江河和江淮自然点头答应,那是他们的妹子,自然义不容辞!

江父也是个三棍子闷不出一个屁的性子,除了听老妻呜呜哭泣,下班后只能一个人喝点闷酒,把手里的票都拿出来去换了肉票,想多买点肉给小女儿吃吃,好歹把人的精神补回来。

......

五月的天,太阳猛烈,气温高升,屋里屋外都是一阵阵热气,太阳下山时,漫天都是红色的晚霞,像一匹锦缎,明日又是一个晴天。

“晓娥,你妈还在哭啊?”住隔壁的肖婶子拿着一把红皮花生出来,踮起脚,眼睛朝江家黑魆魆小屋里望去,“这么哭下去,对眼睛可不好哦。”

肖婶子边说话,边把手里的花生给了万晓娥:“喏,拿去,给你平平吃。”

万晓娥忙放下手上的煤炭炉子,把肖婶子手上那把花生接了过来,谢过她。

“我妈担心小妹,小妹精神又不济,前晚还晕过去了。”万晓娥压低声音回郑婶子的问话,心里也忧愁,“二弟昨晚又去供销社给小妹请假了,听说他们赵主任很不高兴,这假也请太久了,说了好些不好听的话。”

“江欣这孩子受苦了。”肖婶子感叹道,“无论如何,得振作起来,不能耽误工作啊。”

大家都住在糖厂的筒子楼,是厂里的同事,又做了十来年的老邻居,楼上楼下,谁不知道谁家里的事儿。

这江欣跟前夫离了婚,拉扯的时候被推倒在地上,谁都不知道她那时候怀孕了,等发现流出血来送到医院去,已经流产了,清理干净后,医生说这次伤了身体,估计很难再有孩子。

江家人也是疼爱子女的人,老江让儿媳妇日日炖肉汤,给小女儿养身体,连大孙子江平都不能分小姑江欣的那碗汤。

肖婶子从前是糖厂的妇女主任,是个很热心也很正派的人,退下来后就让大儿媳接替了工作,她从小看着江欣长大,心疼这孩子的遭遇,出事后,三天两头都问上一问,劝慰劝慰江母。

江母眼睛原先就不好,现在天天在家守着小女儿以泪洗脸,眼睛的毛病更严重了。

筒子楼隔音不好,郑婶子也不止一次听到江母的哭声了,都是为人母亲,怪可怜的,肖婶子听着也不落忍。

万晓娥跟江家老大江河结婚好几年,生了个儿子叫江平,四岁了,活泼又可爱,小孩子嘴甜,见到筒子楼里的长辈都高高兴兴地打招呼,筒子楼里的大人们都爱逗他。

可筒子楼毕竟地方小,江家的房子是一房一厅,里头房间给江河夫妻带着江平住,江父江母到了晚上就在客厅摊两张长凳,铺一块板子过夜。

现在江欣离了婚又回娘家,总不能让姑娘住客厅,按江父的话,又在江河夫妇里面的那个房间拉了个帘子,用两个箱子和一块木板搭了个小床给她,让她好生养身体。

一家人说是住在城里,可这紧紧巴巴的,小姑子离婚回娘家,一下子就分了兄嫂一半的房间,别说说悄悄话,转个身都能听见动静,小姑子躺在床上病得起不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万晓娥忧愁也不奇怪。

肖婶子和万晓娥又说了几句闲话,感慨了一下江欣遇人不淑,就回屋去准备烧饭了。

万晓娥听到不远处学校的钟声,知道是五点了,又把炉子搬出来,准备烧饭,再过一个小时,糖厂和钢材厂下工,公公、丈夫,还有没正经单位的小叔都要回家吃饭的。

......

江心就是在这阵五月的潮热中,还有江母低低的哭泣声中醒过来的,她动了动头和手脚,看着陌生老旧,但仍算整洁的小隔间,还是不敢相信,她居然一跤摔到了这个破地方!

一阵头晕过后,江心撑着自己的身体,在床上坐起来,靠在墙壁上,回想是怎么来到这个地方的。

就是前一个晚上,她跟了很久的一个客户敲定了买房合同,签完合同之后,江心跟同事一起在公司附近吃宵夜,庆祝签单,吃完烧烤各自散去,因为喝了点小酒,她就没开车,干脆骑了小突突电动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