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七零之普通夫妻(424)

作者: 陈财主 阅读记录

给新庆的解释信寄回去,又听到大家说要开始填志愿了。

所有考生都估分开始填志愿,江心等得着急啊,又托人特意发了电报回去给江淮,让他随时保持联络。

而霍一忠则说:“如果江淮考上了,咱们就从存款里拿出一百元,作为他新学期的生活费用。”大学免学费,但个人花费还是不能少的。

江心看自己丈夫一眼,这还差不多,但嘴里又要说:“小哥是个单身汉,前两年卖货的钱一直没花,又无家累,说不定比我们家还富裕,这个不用担心他。”

“做妹夫的一点心意。”霍一忠可不敢说算了,他是女婿,也是妹婿,该表的态还是要说的,何况江河江淮对他两个孩子都好,做人得知恩图报。

到了十二月底放榜,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看命运之手会把自己拨弄到哪一边去。

江淮气小妹不去参考,一码归一码,但问到他高考结果,电报倒是很快就来了,出乎江心和所有人的意料,他没有去申城,也没有去印象极好的羊城,甚至江心给他列举了一堆专业,他都没有考虑,而是选择了江城那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学,且报的是哲学专业。

江心捧着这张沾了雪水的电报愣了半天,她想破脑袋都没想到,江淮的专业竟会落在哲学上。但电报对信息的传递功能就是“纸短情长”,江淮也只是告诉了她这个结果,没有说为什么。

等霍一忠回来,他比江心更懵懂,哲学要学什么?

但看到江淮顺利录取,她就放心了,哲学就哲学吧,那所大学从过去到未来都是大名鼎鼎的,能考进去的人都不会太差,至少江淮的人生已经有了个不错的开头。

炊事班的人受邮递员只托,给家属村带信件和电报,林秀的电报就是他们带回来的,她也考上了大学,填的正是她三哥和何知云从前读过的首都师范,依然是师范专业,家中久无喜事,哥嫂给她摆了一桌酒庆贺,电报短短两句,说尽了林秀的春风得意。

江心由衷地为她开心,把这个消息告诉霍明霍岩和霍一忠。

霍一忠撇嘴,他和林秀相处不多,但对这个前妻的品行有两分了解:“等着吧,迟早尾巴要翘起来。”

江心好笑地看他一眼:“你怎么就见不得人好?”

霍一忠挠她痒痒:“你怎么还帮她呢?”

江心躲着他,笑嘻嘻地倒在他怀里,两人亲了一阵,这才气喘吁吁地说:“帮你帮你,当然帮你!”

两人又说好,过年前去镇上给江淮打电话,再给他汇一百块钱,当做是他们夫妻的贺礼,但对于林秀,他们就只是简单地说了句恭喜而已。

姚忆苦的分数不低,也不是没考上,只是没考上姚聪从前上的大学,于是就放弃入读录取的这间,准备明年再考,特意发电报回家,说不回家属村过年了,要好好复习,但是姚思甜会回去一趟。

紧赶慢赶,江家人和江淮的回信终是在年前送到了江心的手上,江家人虽然还是不满意江心没有去参加考试,但对于霍一忠这个女婿诚恳的解释,还有幺女的顾虑也表示了理解,只是一再提醒她,等霍一忠稳定下来,就算是暂时分开四年,她也得去上学读书。

而江淮单独给她写了信,谢过霍大哥和小妹寄去的贺礼,信里说,他和侯三大狗三人中,竟是大狗考的分数最高,他去了华南最好的大学读医科,侯三坚持去了申城,而他自己则是想时不时就回家和父母家人团聚,思来想去还是报了江城的大学,江城和新庆之间,火车一天一夜就能到达,小妹已经远去了东北,他是父母的幺儿,兄嫂有两个太小的孩子要照顾,总有不能顾及到的地方,他不能离家太远。

至于为什么选择哲学这个专业?江淮说,他对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人有许多的好奇,不知道这世间的万物是怎么运转的,书上说哲学有思辨思想,可以教人认识一切,他想去看看。

“小妹,你放心吧,我不会一直思考,我还会行动。我特意去学校问过了,学校的老师说学生们可以跨专业听课,我会把自己沉浸在大学生活里。小妹,就此搁笔,我内心真是充满了快活!”这是江淮来信的结尾。

江心也被这封信里充满了朝气的快乐所感动,抹了抹眼角,那个曾经骑着自行车乱晃的城市黑户小伙子,一遇到联防队就到处躲避,家里没地方给他睡觉,他只好每天出去找地方睡,可经历了这几年,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新目标,有了自己想奋斗的方向。

哲学,思辨,去了解这个世界和世上的人,真好,真纯粹。

......

江心今年没有多余的油票,只好和几个嫂子合起来买了点油,各家炸了点丸子和果子,解解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