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贤德妃(487)

原来这两天,京内隐秘地流传一则消息,说是皇帝并不在宫内,而是出宫往北境去了。

在场众位都是耳聪目明之辈,多半都是耳闻了的,只是不敢当真。

直到此刻,大家才发出了惊叹的声音:“这……”

礼部侍郎问道:“娘娘,不知皇上如今何在?”

西闲道:“事到如今,本宫也不瞒各位了,各位都是股肱之臣,也不必相瞒。皇上微服出宫,往北境去了。”

又是一片震惊的讶异之声。

顷刻,兵部尚书狐疑问道:“皇上真的去了北境?但为何丝毫都没有跟群臣商议过?”

西闲道:“事出突然,这也是本宫事先没料到的。”

群臣啧声不已,兵部尚书说道:“娘娘,皇上为何突然作出如此草率的决定?近来北境连连发来紧急军情,兵部无法决策,如今皇上出京,可如何是好。”

礼部侍郎道:“近来因年关,四夷各国陆续派了使者朝贺,下官还要跟皇上商议一应接见事宜,如今皇上不在朝中,又该如何接见各国使臣?”

户部侍郎也说道:“年下户部统筹国库银两,发现有几项入不敷出的缺漏,不知如何安排,正要启奏皇上。”

西闲道:“各位大人不必着急,皇上对于朝政早有安排,一应政事,由内阁诸位大人跟皇上钦点的几位辅臣共同决策,实在无法定夺的,便暂时压下,过于紧急的,则交给顾恒,关潜商议处置。”

说着不等众人插嘴,先看向礼部侍郎:“至于接见使臣之事,暂且压下,等皇上回来再行召见。在此之前,只好生将他们安顿在使馆之中,不得疏忽怠慢便可。”

又看向户部侍郎:“户部的缺项,皇上先前也已经察觉,此事侍郎只跟监察司的傅、盛两位大人研究定夺。”

她不疾不徐地对答如流,群臣愕然。

众臣彼此相看,还是陆康说道:“虽然皇上已经安排妥帖,但国君不在京内,到底有些说不过去……不成体统,娘娘还是尽快遣人,请皇上回宫为上。”

西闲道:“这个本宫岂会不知?已经派人去请皇上回宫了,只是皇上的性子,各位大人自然也明白,一旦决定的事,只怕难以随便更改。”

一片沉默中,是御史大夫说道:“娘娘,请恕臣直言……这说来太不成体统了。抛下国家大事,自己离京,虽然说安排了人选辅政,但皇帝不在朝内,众人群龙无首,说出去也很不像话。”

“是啊是啊。”大家都纷纷应和。

兵部尚书也再度说道:“娘娘方才吩咐了礼部跟户部之事,但是我兵部的军情,涉及兵力调动,需要虎符,更需要皇上亲自御批,这却不是监察司、或者顾大人关统领所能插手的吧?”

面对兵部尚书的咄咄逼人,西闲淡淡道:“我劝各位大人还是稍安勿躁的好。”

兵部尚书一怔。

西闲道:“皇上为什么出京,说穿了,一来是内苑有点事烦心,二来,却正是因为跟北蛮人之战,先前战事传来,各位大人议论纷纷,议和议战相持不下,也选不出什么合适的将领,只知道争辩。殊不知你们在这里高谈阔论的时候,边境地方的百姓们却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北蛮铁蹄的蹂/躏欺凌,皇上曾是带过兵的,自然知道军情紧急如火,如今他亲身前往,岂不正也是因为朝堂上吵嚷不下的缘故?也是为了边境百姓……以及国家安危着想。如今你们还在责怪皇上抛下朝政而去,却不知皇上如此,才是真正明白民间疾苦,想救子民于水火之中的真意跟大道。”

她这一番话,从起因到结果,虽然有几分歪理,不合体制,但却合乎实情,叫人一时答不上来。

西闲看向兵部尚书道:“皇上亲身微服前往,岂不是比尚书大人在这里红口白牙要强上百倍?至于调兵遣将,当然不必顾大人关大人,可是皇上先前提拔了两位兵部监理,甚是信任,兵部的兵马调动,依旧由内阁商议,监理佐助,顾、关两位过目无碍,便可下发诏书,按旨执行!”

尚书张口结舌。

群臣也尽数哑然,无人出声。

又过了半天,才有人道:“娘娘所说很是有理,不过……臣又隐约听说,皇上之所以仓促离宫,其中,似乎是跟先前太子有关?也有人说,还跟皇后有关……”

“不愧是刑部尚书大人,听得不差,”西闲一笑道:“先前有奸人意欲谋害太子,本宫一时心急,触犯了皇上,的确是本宫的不是。方才本宫也说了,内苑里的烦心事便是指的这个,本宫坦坦荡荡,并没有对各位的隐瞒之意。等皇上回宫后,本宫自会向皇上请罪,皇上要如何处置本宫,本宫也毫无怨言,雷霆雨露都看皇上的意思而已。可这既然是皇上的家事,便不必他人置喙!也不劳各位大人再多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