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贤德妃(81)

王琴儿看看她,又看看远处的关潜,笑道:“那好,我就先回去了。”

她转身从旁边的抄手游廊上往前而去,将出月门的时候,回头看时,果然见柳姬拦住了关潜,满面含笑地不知在说什么。

且说李夫人陪着西闲往真珠院而回,进了院门,李夫人打量院内布置,道:“果然收拾的比先前瑛姬在的时候更见精致了。”

西闲看向她,李夫人咳嗽了声:“我一时失言了。娘娘别介意。”

西闲一笑,请她入内落座。李夫人吃了口热茶,才道:“方才我的事,王妃已经都跟娘娘说了。王妃提醒娘娘多加留意身子倒是真的,我就是很好的前车之鉴。”

西闲见她特意随着自己回来,又并不顾忌地说起此事,心中转念,便问道:“好好的,怎么会出什么意外?”

李夫人道:“正是呢。谁也想不到的事,后来太医说是进补过甚,导致内热,才不小心把孩子……”

这一句话听着很简单,但是底下有多少惊涛骇浪,去很耐人寻味。西闲本想问,可却有些不大敢问,就只说道:“既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伤心也是无济于事,该好好保重身子才是。”

李夫人笑了笑:“娘娘现在月份小,只怕还不会明白为人父母的心。不过,我其实也是想开了的,毕竟就算那孩子生下来,也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庶出,命运如何还不知道呢。幸而娘娘跟我们不同。”

西闲的心突然跳的有点快,她怔怔地盯着李夫人,竟不知要说什么。

李夫人却缓缓起身,行礼道:“多嘴说了这些,不过是想让娘娘记得王妃的训/诫,务必留意保重,别像我一样罢了。我也该去了,您好生休息。”

西闲目送李夫人纤弱的背影,腹内居然无端地疼了一疼。

雁北的冬天果然比京城不同,京城本也属于北方,西闲以为自己一定可以习惯,谁知到了雁北才知道厉害,听说最冷的时候还不到,真到了那个时候,便是实打实的“滴水成冰”。

虽然王妃命人送了脚炉手炉,屋子里也放了炭火,但每每睡到午夜,都会给那股凛冽的寒气冷醒。

连日来,赵宗冕并不在王府,据说北研那边儿的流寇闹的越发厉害,镇北王正在调兵遣将,要将流寇一鼓作气铲除。

除此之外,还有镇北王要亲自带兵前去北研的传闻,扑朔迷离,莫衷一是。

西闲倒是不太理会这些事,当然也不会向赵宗冕打听。

倒是王琴儿张夫人等,旁敲侧击地问她知不知道确切消息。

除了姬妾们望眼欲穿外,西闲倒是乐得清静,只是心里惦记着李夫人那日的话,一言一行越发谨慎,幸而这段日子里并无他事,胎息渐稳,身体也正在慢慢转好。

只是从那天的对话后,李夫人就又病倒了,西闲特意去瞧了一次,见她脸色枯黄,仿佛比先前更瘦削了许多。

西闲就把王妃所赠的一些补药之类的捡了一些合适的转送给李夫人,叫她的丫头们或熬或炖了给她补身体用。

眼见年底将至,又下了几场雪。

西闲最不耐冷,早晚手脚冰凉,但不管刮风下雪,每天早晨晚上她都还是雷打不动的去给王妃请安。

柳姬王琴儿等,虽是侍妾的身份,但因王妃不大计较这些,所以她们有时候看气候恶劣,便会借口身上不好之类的,早上不必前往。

起初大家见西闲每天都不缺,还以为她只是初来乍到,做做样子,日子一长必然也就懒散了,何况她又有身孕,又是侧妃,就算不去给王妃请安也是正常。

追知众人眼巴巴盯着看了这两个月,西闲竟雷打不动,晨昏定省,没有一天破例的。

这样一来,不仅是众姬妾们,连府内里里外外的丫鬟婆子,管事小厮都知道了。

原先还有些对侧妃的猜疑跟流言,疑惑侧妃“恃宠而骄”等等,却因为见识了西闲这样始终如一地恭谨态度,不由纷纷叹服,改了原先的印象。

不多时连雁北都传遍了,都知道镇北王的侧妃甚是贤淑,不但很得王爷宠爱,且同王妃情同姊妹,两位简直堪称镇北王的“娥皇女英”,令人敬重。

这一夜,西闲从王妃处请安回来,冷的口齿打战。喝了两口汤水,又抱着手炉到榻上坐了半晌,才觉缓和些。

这段日子赵宗冕在城外练兵,晚上据说不会回来。

夜深,西闲抱着手炉昏昏睡去,到了半夜醒来,便觉着冷风又透过帐子吹了进来。

她缩了缩身子,还以为是起风了,可一转念,突然觉着不对。

西闲睁开双眼,影影绰绰望见帘子外头仿佛有个人站着。

起初西闲以为是杞子或者值夜的宫女,因为那人的个头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