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爱上九千岁(147)+番外

作者: 君骁 阅读记录

也可以说她在拿这个部落的匈奴人在给这些禁军们练兵!

要练出这些禁军们的胆气和激发他们凶性,他们是军人,那么不管他们的敌人理论上有多么的强大都不应该有任何的畏惧!

而这次的火把还令匈奴人惊慌失措,有些匈奴人甚至是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就丧命于刀剑下了,他们还有许多人连他们的武器都来不及捡起,衣服都没有穿上就匆忙地与大梁的将士们对抗,试问这样的匈奴人战力会有多强?

如果连这样的匈奴人这些禁军都无法对抗的话,赵子慕就真的要考虑一下是不是需要带着他们去寻找林庆了。

不过还好的是这些天子亲军果然不负所望,只用了不久的时间就将这个部落的人全部斩杀了,剩下的也只有一些老人和小孩。

不过赵子慕在动手之前向他们下达了命令,不允许他们动这些老幼,否则这些杀红了眼的禁军就要将这整个部落的人全部屠杀光了。

赵子慕的身边站着月十和几个林庆从前给她留下的缉事府的府卫,张信也站在他们的身边,只不过心中早已震惊的不行。

偷偷看着赵子慕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的恐惧,也迅速地将自己心里所有的小心思全部扑灭,不让它有一丝的残留,甚至连一点痕迹都不让它留下。

赵子慕从一开始就对他明里暗里的威胁,虽然不排除他真的有点怕她,可是他也想看看她的能力。

缉事府的人其实说起来比他们这些禁军更是天子的亲军,因为每到皇室有大型的活动的时候,那些人都会担任和他们一样保护天子的职责,甚至比他们守在更要命的位置。

而且那群人在天子的袒护下飞扬跋扈,无恶不作,刑讯、逼供、构陷、株连,手段层出不穷,京师哪个不怕哪个不惧,更何况他只是个被临时选出来带领五千禁军的人,如果这一次林庆死了的话,那么恐怕他的仕途也就完了,朝廷那些向来只看结果不问原因的人,又怎么可能提拔一个将自己上官的命都弄丢了的人?

更何况,张信相信,以缉事府耳目遍天下的手段,想要报复起他来并不难,他张信还没有自大到以为有力量和这些连朝廷中的达官贵人们都不敢招惹的人对抗。

而且这次的错不在他,是林庆自己决定要独自带领一千多人去沙城的,出了事他也已经尽职了,人没救回来谁又能怪到他的头上。

并且,如果他带领人将林庆救了回来的话,那么不管是面对朝廷还是林庆他都是大功一件,因此张信才会在赵子慕的威胁下默不做声地任由她领着他们进了草原,并听她指挥。

领兵是张信的强项,可是他不相信林庆身边的这个府卫也有这种本事,因此他想试试他的斤两,如果她不行的话那他正好反了他,带着所有将士回西北甚至回皇城,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人比他想象的还要可怕,不但带着人马一往无前的进入了匈奴人的领地,甚至一个不落地屠尽了匈奴人。

而且战法血腥而又不讲究,这里的不讲究不是指赵子慕在半夜用火攻的方法,这种方法会领兵的人都会用,不讲究指的是他不但在匈奴人警惕性最低战斗力最弱的时候命令两千多的禁军出击,更是在战斗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将剩下的人全都压了上去,这样两三个壮汉打一个的战法又怎么会不赢。

就像是两个人打架一样,首先好吧,我们来一场一对一的公平斗争(虽然一方的战斗力暂时不再最佳状态ㄟ(▔,▔)ㄏ),但在明明一方就已经比较弱了,可是在双方杀红眼的时候较强的那一方又突然加了一个活力旺盛精神抖擞的人进来,甚至是两个,那这架还怎么打,还不如一刀给自己了结来得快些。

这个营地说是两千多人,实在有战斗力满打满算的青年还不到一千人,所以赵子慕这一方的人数是这些匈奴人的两倍多一点。

为了避难伤亡,赵子慕自然不会真的让这些人拼命厮杀,锻炼的目的达到了那么她就会以伤亡最小的方式和最快的速度结束战斗,那种脑子残了的人才会想着与敌人一对一的公平决战。

赵子慕的脑子不残,所以那个人的脑子残了。

当战斗结束的时候,众将士被赵子慕的眼神看得有点奇怪,甚至愕然。

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这位上官看着他们的眼神这么的怪异,他们已经按着他的命令完成任务了,他难道不是应该夸奖他们甚至是为他们记功吗?可为什他看着他们的目光怎么有种沉默着的无奈呢?

就连张信也有些不解了,难道他终于觉得自己的方式有点卑鄙了?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