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女博士重生到民国守旧家庭/今安在(35)+番外

这句话是再真心不过的真话。

索米尔看着这个丁点大的小人,竟在愁眉苦脸的焦心自己的嫁娶问题,他不由得忍住好笑,正经道:“等到你结婚时,如果还在香港,一定来帮你做婚纱……不过,乔先生和乔太太会同意他们的宝贝侄女,在我这里做帮工受苦吗?”

楚望眼睛一亮:“只要先生您答应,我姑父与姑母那边绝对没有问题。”

——

索米尔先生肯收楚望做学徒,乔老爷自然是没有意见。乔太太打心里眼觉得,在中国,裁缝实在算不得什么上得台面的职业。但是她还是装模作样的建议了林楚望一下,告知她,那位正经的英文老师马上就要抵达香港了,问她是否真的要放弃下午的英文学习时间,转而去索米尔先生油麻地的礼服定制店作学徒?

想到再也不用在以后每一个下午假装英文新生,林楚望当然是求之不得。

因为教会学校的老师都是英国人,所以入学考试会测试英文。乔玛玲因此替林楚望担忧了一下,允焉竟非常好心的替林楚望解围:楚望要明年才入学,还有一年有余的时间,完全来得及。

婚纱的雏形大致同玛玲姐商议好之后,索米尔先生也在油麻地寻到了称心的店铺。那位苏格兰老师到了香港,玛玲便能全身心投入备婚状态。伯爵路如火如荼的开始筹备婚姻大事的同时,林楚望在来到香港近半年时间,第一次成为了拥有半天自由的人:在蝶儿的陪同下,每天下午乘坐电车去索米尔先生店铺所在的市区九龙。

林楚望这个学徒帮工不用交学费,当然也没有工资,所以她依旧没有闲钱可使。虽然索米尔先生经常会买一些糖果之类的小零食,或是自制一些小玩意给林楚望。所以即使每天都来往穿行于让人购物欲极强的一百年前的香港商业步行街,林楚望也只能远远观瞻一下便带着蝶儿匆匆走过。

索米尔先生那里的另一位学徒,是一位嫁给香港人的越南女人,姓阮(Nguyen)。她十六岁来了香港,便在香港一家旗袍店学刺绣,一做就做到三十岁。因为在越南时,随母亲在法国人家做了十多年女佣,所以法语也说得相当不错。她有天从旗袍店下班回家,看到了索米尔先生在店铺门口张贴的广告,当即决定从旗袍店辞职,来索米尔先生这里做帮佣,和索米尔先生教学相长——当然这位阮太太是有佣金的。

阮太太非常寡言少语,基本都在角落里一丝不苟的为玛玲姐的婚纱做最后一步装饰——绣牡丹图样。大部分时间里,她都在听索米尔先生被林楚望的毛手毛脚搞到几近抓狂,在油麻地街头暴走两圈后,回来又是一副笑脸盈盈的模样继续教导林楚望一些最基础的剪裁机巧。

林楚望唯一一次使索米尔先生点头称赞觉得“孺子可教”,是在某一天,他发现这个小不点,竟然非常精准的用小圆和多边形剪裁大圆和椭圆,剪裁的结果是——非常精美的对称花纹图案,可以在其上进行刺绣。索米尔先生大感意外,连着三天拿着那张图形大夸林楚望是个“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

林楚望不禁有些懵逼。这些几何切割方法,是CAD和工程制图上再基础不过的制图要素,实乃为了方便手残理工科生。她完全没想到,在这个工程学才刚刚起步的时代,自己莫名其妙就开了个先河,实在令她有些惶恐不安。

作者有话要说:林楚望语言技能:主英、德,法西意听读写比较多,说得少。因为会西语,所以能听懂葡萄牙语。拉丁文只会学术词汇和专业词汇,不怎么会念。

要拉进度条了你们应该看出来了。觉得我拉狠了可以提出来,我就写慢一点。

——————————————————————————————————————————————————————————————

从前的旗袍都是手工刺绣,不像现在都是批量印花和贴花。

——————————————————————————————————————————————————

第19章 〇一九 姨娘与裁缝之五

楚望偶然问起,索米尔先生为什么不再为英国皇室做裁缝了。索米尔先生说那时听说战争打起来了,他便向乔治五世请求返回巴黎参军,去步兵团打了三年仗。协约国胜利后,他便回到巴黎八区开了家裁缝铺。

这段谈话结束后,第二天索米尔先生便翻出一堆照片带到了油麻地,给她们展示自己参军前和胜利后的照片。照片里三十岁的索米尔先生穿着红马裤和灰蓝色军装,手持步枪,神情坚毅。

上一篇:七零小幸福 下一篇:权相养妻日常